您的当前位置:子良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课题总结 课题总结(整理59篇)范本

时间:2023-03-10 11:45:04 来源:子良范文网
导读: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9篇《课题总结》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题总结 课题总结(整理59篇)范本,供大家参考。

课题总结 课题总结(整理59篇)范本

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59篇《课题总结》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课题总结》相关的范文。

课题总结 -教师工作总结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美术组立足小学课堂教学,结合农村实际,通过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深入分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潜能生,第一阶段已经顺利完成,并取得初步的研究成果。现将课题实施的基本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自2010年9月进行课题研究,我们美术学科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我和课题组成员一起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美术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通过研讨,我们认为:“所谓美术潜能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术差生、落后生,是指学前基本没有美术经验、也没有经过美术训练、入学后美术能力相对较弱,但只要接受一定的引导和培养就能够养成美术兴趣并能表现出潜在的美术能力的学生。”我们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美术潜在能力的,都是能够挖掘培养的。”我们进行了课题研究的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2、在实验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总结经验,定期召开实验老师讨论会。本学期每一位美术老师上一节研讨课,平时相互听课、学习。认真备课撰写好教案、论文和教学反思等,组织参加市课题组组织的实验老师教案评比活动。二、课题研究的带动效应在总课题组的推动下,我们组织教师开展各种教育科研活动。从活动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常规性活动。我们引导教师在常规性活动中锤炼,学会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组织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三个一”活动,即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读一本教育理论著作,上一堂反映课题主题的研讨课,撰写一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2.反思性活动。教育科研是一种思辨性活动,经常对教育科研中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分析,是很重要的`。我们引导、帮助教师及时总结点滴经验,做好论文的组稿、荐稿工作,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或投稿);
还组织教师及时反思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改进教育科研的策略,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的能力。三、阶段性成果1、心理重塑:潜能生能够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去感受课堂。2、行为重塑:在美术课上潜能生行为由被动转为主动,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表现创造能力有所提高。3、理想重塑:课堂中部分潜能生能根据老师的鼓励树立短期目标和信念:“你行!你可以画!”并让这个信念指导潜能生的行为,让他们在短期目标内体验成功感,增强自信。四、下步实施计划(2011年3月-2011年7月)1、开展兴趣小组,参加各项活动。2、认真开展好各项绘画比赛和画展,吸引更多学生参与。3、多与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4、继续深化进行心理重塑,行为重塑,理想重塑。5、安排好课外阅读研究课有教案,评课记录,教学反思材料。虽说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收获,但由于刚开始研究,许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如何来把这个课题研究好、实施更好,我组准备在这一方面加强研究,争取在下个学期中做的更好,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一、总课题现状

经过总课题组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研究结构基本成型,人员分编到位,管理规范,建档齐全,职责明确,现已进入实质性的研究过程阶段,各子课题组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行动研究工作。

二、前期工作总结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红寺堡二中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建立课题研究规划框架,确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目标,统筹安排,职责到人。

2、自下而上进行个人小课题申报工作,并依据申报状况汇总、分析,初步确立红寺堡二中各维度下的子课题。

3、举行课题研究开题仪式:明确研究目标、行动计划,强化科研意识、职责意识,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进行广泛的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小课题的修改、规划工作,完成《红二中教师课题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5、依据教师小课题方案确定学校子课题,分编人员,明确职责,强化过程管理。

6、各子课题召开组内研讨、交流活动,分析、反思、修改、完善行动方案。

7、召开课题组长汇报交流会,加强管理,找出问题,取长补短。

8、总课题组督促检查各子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建立建全科研档案,及时反馈、指导、修正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近期教学任务重,“普九”形势急,影响了课题的进展,研究时间过于紧迫。

2、部分子课题组(如HEZ09、HEZ11)人员分散,跨年级、跨学科,增加了小组组织交流、统筹规划的难度。

3、课题研究不少仍然停留在面上,未能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4、个别教师对于课题行动研究认识不到位,也不够重视,习惯于应付。

5、部分子课题组过程管理不到位,形式单一、简略。

6、个别课题思路仍然不清,不明白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7、有些行动假设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把愿望当做行动的措施。

四、工作目标

1、加强过程性督促与管理、指导与反思工作,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做实。

2、完善学校规划,提高学校管理整体水平,构建和谐学校。

3、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

4、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构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5、制定出课题相关的一系列评价及奖励办法。

6、构成预期的初步研究成果。

五、下阶段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教育、宣传、学习、交流活动,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

2、做好子课题的整体规划,进入具体研究阶段,依照方案实施行动,关注过程管理,职责到人。

3、部门类课题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同时要加强合作,取得学校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4、教师个人小课题要尽快由面入点,付诸与教育教学实践,构成过程性成果。

5、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修正、补充工作。

6、加强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7、收集整理行动研究中的相关资料,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课题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们课题组进行了《小学语文“主题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用心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师、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发挥学科中取得经验和实际效果的示范作用,强化教育科研,以校本教研为主线,。努力学习网络技术,学习课件制作,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善于总结升华,透过全科组同事的努力,在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取得了必须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明确课题内含

本课题组成立之初,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理解不深,所以,学习课题相关理论是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使每个成员能深刻了解该课题各种相关知识,指导课题组成员在新的形势下,转变教育观念,以适应学生的学习的转变,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认真学习学科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在网上收集超多的优秀教师案例,借阅了一些教育科研、教育教学改革等理论专著等超多的书籍,我们课题组经常学习、阅读这些资料,将学习心得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平时我们课题组成员还上网了解、关注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动态,认真学习教学课例。此外观看了一些教学录像带,从中吸取优秀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

二、发挥群体优势,抓实专题教学工作。

1、在认真学习“主题式话题作文”教学方式,领会其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科组的作用,组织群众备课,研究如何将新课程标准的思想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常规。本学年,全科组教师都深入课堂第一线听了超多的课,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着并进行群众备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工作。在全校数学教师努力学习下,逐步做到在每位教师每节课的备课、上课和教学评价中都能较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有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也水涨船高,

2、结合理论学习,在第七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精心准备了一节校级语文作教学课,每一节课都较好的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特长,同时在科组教研时,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善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的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潜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透过此次竞赛,我们取得了几点收获:

(1)竞赛课中,可看出教师的课堂主角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有了较大转变,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为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潜力的培养,课堂中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在必须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一些教师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潜力的同时,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用心性。

(2)努力发掘学生喜欢而有适宜的话题。选好了话题,让学生敢说,喜欢说。注意写作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引导学生主动、用心地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潜力。教师能参与到合作小组中,及时反馈状况,不断调整教学。

(3)合理、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此次活动中,全部参赛教师都使用了教学媒体,体现出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电脑、网络的发展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并学会制作使用这种现代教学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直观上去学习、感受,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初步构建“主题式话题作文”教学的模式

“主题式话题作文”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先以话题定主题,然后以话题打开作文打开创作思路,最终百花齐放共赏。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辩证关系,重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综合,以培养通才;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应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并重视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研究的收获

1、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转变较明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用心互助,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潜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大胆说,到达我口抒我心的效果。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学生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学生已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

四、研究反思

如何让学生敢说、乐说,根据所说的用规范的生动的语言来表达,竭力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的积累词句的潜力和写作潜力,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正如专家们所预言的那样,“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我去选取;
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我去体验;
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我去解决;
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我去找答案;
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自我向前走。”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实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对未来的展望,期盼能获得更多的辉煌。

课题阶段性总结

近年来,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

1、全面性。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用心参与,都能受益。

2、主动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变被动式的吸收为主动式的探索,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探究性。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透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个性是探索精神与创新潜力的发展。

4、合作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潜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潜力。

二、课题实验的管理

1、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

在市教科院的亲自指导下,学校成立由校长、教导、教研组长、

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管理、指导及实施工作,并确立了实验班级和实验教师。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实验

扎实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措施。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第三次全代会精神,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增强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提高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促使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观、教学观;
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潜力,使教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之中。

3、重视课题研讨,及时总结经验。

我们把实验课题分解成几个子课题,要求实验班的教师应围绕一两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举行经常性的教学漫谈,认真积累资料,做好个案分析,写好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每月份写一份阶段性试验成果报告,每学期举行一次观摩活动,力求辐射一片,使其他教师也能用心参与课题研究,并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成文。

三、课题研究实验采取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体现实验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我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个性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我们把自我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用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转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期盼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为创造性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1、扩大自主空间,改变学习地位。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带给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的舞台,每一个人都能够根据自我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取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我们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带给给学生不一样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能够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能够自我提出学习任务,选取学习伙伴,思考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能够自由地将自我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说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用心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构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潜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教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假如你是比萨城的一位记者,听说伽俐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有什么反映?你会对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这样一问,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思维的火花频频燃起。他们围绕课文资料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都能发表自我的见解和主张,大胆交流不一样的观点和看法:“你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呢?”“你这样做是否有科学根据呢?”“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固执、太胆大妄为了呢?”“亚里士多德是个有权威的大哲学家,你怎样敢否定他的说法呢?”“你这样做是否违背人类的真理呢?”……学生课堂表现异常活跃,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创新意识和潜能。

4、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

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在不少家长和教师的心目中,就是顽劣捣蛋,考分的高低、听话不听话几乎成了家长要求孩子、教师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构成思维的定势,习惯于为应试而学,习惯于依葫芦画瓢。其智慧的火花就会逐渐熄灭,创造的勇气就会逐渐丧失。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这不仅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近一年来,我校多数教师理解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实验课题,并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构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潜力的学校群体和教师队伍。

2、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透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我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然实现的过程。

六、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超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潜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实验顺利进行。

(1)、严格要求,勇压担子。

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他们勇压担子、加砝码,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

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促进群体。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用心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我,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教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我校课题虽说已是省级的实验课题,但实验中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用心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分工到人,明确任务。

自从《欢乐想象——小学低、中段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即按制订的研究进度进行讨论,进一步细化了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使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确怎样去操作。在此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培训,为课题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群众讨论,各抒己见。

为使课题顺利实施并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教科研潜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英语组在业务学习时间经常进行课题研讨,重点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此,杨燕丽教师提出了‘低段单词趣味教学’研究,从‘拼音教学法’拼音、英语最佳结合点,自然拼音法,英语拼音学习有三大好处来讲了‘拼音教学法’优势,又从‘以旧带新’法、象形趣味法,唱念法,游戏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对大家的帮忙很大。黄秋燕教师又从童话入手,在英语课堂中带入童话,借童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想象有效识记词、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在09年11月,我和秋燕教师、许剑英教师、赵钰佩教师有幸参加了诸暨市第三届小学“百家论坛”教学研讨会暨“西施故里”第十一届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观摩会。聆听了浣纱小学楼飞燕教师执教的五年级《Whatcanyoudo?》,应店街镇小孟琴教师执教的四年级的《Unit5PartALet’slearn》及海亮学校的外籍教师WalterPaulSchoenfuhs,Jr执教的五年级《Topic:ThanksgivingDay》还听了海亮学校,留英硕士郑继红教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运用“四寓教学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听后受益匪浅,尤其像郑教师的报告也同样讲到了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与我的课题虽方法形式不一样但目的相同,真可谓是殊途同归呀,有好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楼飞燕教师与孟琴教师在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方面,都想到了借用音标教学,落实单词,并且注重板书设计,词的层层深入,思维的逻辑性,归类教学,儿歌的巧妙设计等,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感官,有效识记单词词句。真如省教研员郑文教师讲的那样,要创设有效的语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几个听课的教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了听课反馈,大家谈了自我的所得所思,课题组每个成员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要把一些好的方法用到自我的教学中去。在09年12月份再一次召开了课题组会议。会上对课题组成员的一些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好处,明确研究目标、懂得研究方法、选准突破口,保证各自承担任务的完成。

四、发挥特长,优势互补。

课题超多研究工作要靠实验教师个体的思考、实践、反思、改善。课题研究坚持发挥教师个人研究特长,比如说金海丽教师这几年在语音教学方面花了较多的心思,有自我的教学方法,她就着重在音标教学这块资料上研究,在业务学习时,她谈了自我音标教学的心得体会。像周洁教师在唱唱跳跳方面比较有优势,就由她来研究英语儿歌等。总之,课题小组发挥个体特长,优势互补,及时调整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

五、及时收集,及时整理。

加强资料积累,对能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加强积累,督促成员勤于动笔,个性是案例分析、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及时整理、归档,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

六、及时交流,及时改善。

本学期举行优课展示8节,期末召开了课题阶段小结会。由于课题贴近实际,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所以一学期下来,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的现实性素材,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仅学生乐于探究,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明显提高。

存在问题: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群众活动中典型课例、典型问题关注多,研究多,而对自我个案的课例、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个性是对自我个案实践的分析、积累资料不够。

(2)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或片断分析不够深入,即使发现了问题,针对性地改善方法比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他们有实际做法,但在资料中表述不出自我的意图和方法,总结归纳潜力不够。

(3)实验教师的阶段总结中,实例少,虽然总结了自我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策略,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不到位。

改善方法:

(1)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力争准确理解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实验后的效果分析,及时改善,做好“回头看”工作。

(2)加强对典型课例、片段积累的分析。在课题组内,做到互动互促互进,强化教师独立思考意识及大胆实践、勤于总结的潜力,充分发挥课题组的群众作用,树立好的典型,发现好方法及时总结,带动全组成员共同提高研究意识。

(3)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对实验过程的跟踪管理。和实验教师一道设计方案、分析教学、及时改善。多为实验教师搭建学习、研讨、实践的平台,从而促进实验的实施。

一、问题提出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实验稿)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始至高中阶段开设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结构设置上的重大突破,更是新一论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这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本事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备受教育界关注。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研究性、开放性、自主性等特点,它既给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小、知识面狭窄、抽象思维本事差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教师应怎样充分发挥其指导者和帮忙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探索各种科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本事,让学生享受到成功教育的喜悦

2、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最新亮点,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这对于长期以来依纲据本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无从下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怎样上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3、从课程资源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很强的方向性,由于农村小学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开设此课将会遇到怎样的问题

为此,我们选择此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探讨农村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困难与困惑,条件与对策,以期为我县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供给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研究意义

1、经过研究,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特点及功能问题。

2、经过研究,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价值,让学生经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本事、创新本事及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经过研究,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教育科研本事,积累综合实践课程的教育与管理经验。并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全面提高,提高办学层次。

4、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

三、研究资料

在调查分析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反应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以提议的形式提出克服问题的对策。

1、师生、家长等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了解程度。

2、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哪些主要困难。

3、对今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提议与对策。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了解当前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方面的相关资料,并借鉴有关经验,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主要依据,指导研究。

2、调研法:经过深入课堂听课、师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及走访学生家长,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知程度、实施情景进行全面调研。

3、比较法:将调研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6.5——2016.10)是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课题组成员查阅学习资料,以理论指导研究,完成研究总体设计。

第二阶段(2016.11——2016.6)是课题的实施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计划组织实施,并不断探索、优化研究途径,发现问题及解决,使研究具有针对性,高效性。经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听课与评课、数据统计分析,初步构成中期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2016.7——2016.9)是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课题组成员依据研究结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性报告。

六、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问卷方面

1、关于实验教师情景的回答与分析。

教龄职称学历

10年以下10-20年20年以上小一小高中师大专本科

26.04%36.19%37.77%53.12%46.88%18.23%68.23%13.54%

分析:调查数据证明,近74%的实验教师年龄在10年以上,近一半教师的职称为小教高级教师,八成以上教师的学历达大专及其以上。可见,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高,熟悉教育

教学,经验丰富,能为全面开展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供给坚实的师资力量。

但在实际座谈中了解,所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实际教学本事远低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

2、关于师资培训的回答与分析。

未参加培训参加培训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市级培训县级培训校本培训

54.99%45.01%004.85%20.01%75.14%

分析:从调查结果看,仅有不到一半的实验教师参加过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关培训。这个结果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自我县进入市级课改试验区以来,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培训机会少,加上经费的原因,参训的人员少且层次单一。再加上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足、时间短等因素,即便参与了培训,收获少,不能足以指导实际。从参培的层次看,课改的三级培训中,前两级培训为零,第三级培训不足5%,尚不能到达每所学校培训一名教师的地步。如果说75.14%的教师参加过校本培训,那也只是停留在“传达会议的培训式”。

试想,近55%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缺少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整体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怎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何谈方式、方法

3、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阻力的回答与分析。

领导不重视观念没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

63.1%31.8%74.5%

分析:从数据能够看出,在少数学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认识重视不够。32%

的学校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75%的学校因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近三成的学校同时具备二~三项调查指标,这门课虽已开设,亦是虚设,等同于“副科”。我们在听课时也感受到教师的敷衍——照本宣科,教师的教学方式,根本体现不了该学科的特点。可见,领导不重视、理念没有转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等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最大阻力。

4、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的困难的回答与分析。

没有专业教师没有现行的教材不懂如何开展

84.9%11.8%57.3%

分析:问卷调查数据证明,八成以上的学校没有专职教师,近六成教师不懂如何开展,加上没有受到必须的培训,对课程的实施束手无策。师资匮乏是目前开设该门课程较大的阻力和困难。这一点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否则综合实践活动将会“夭折”。

5、关于获得指导与提高方面的回答与分析。

教学方式方法资料处理与把握纲要的不理解评价

45.83%35.95%20.85%20.89%

分析:数据显示,教师对上述四个方面都有不一样程度的要求,尤其是在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料的处理与把握上。应对新兴学科,在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借鉴下,在课改的实验中,教师理应在各方面得到指导。座谈中,一线的教师无不感慨:综合实践活动听了让人感动,看了让人激动,做起来实难行动。

“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实验已近半年,在校领导的支持和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确立了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指导思想,确立了各阶段、各年级的目标,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实践。在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交流各自经验并不断总结的基础下,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与训练法,使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辅相成,以一种全新的训练手法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切实提升了作文教学的质量,取得了必须的效果。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困惑。现将本学期课题研究小结如下

一、明确好处,促进教师用心探索

随文练笔缘于“读”,但又不拘泥于“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只“读”不“写”的定式,以课文(文本)为凭借,以积累、理解、运用为前提,以对话、揣摩、品味、体验、感悟、探究为手段,用师生自我的心智和独特视角去用心发掘课文(文本)中的“写”(说)的因素,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写”(说)的拓展、迁移与辐射,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升华情感,历练思维,学会阅读,乐于表达,从而到达读写结合、读中悟写、读中导写、以读促写的教学效果。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探索教师充分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一课题研究理念。

二、优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1)优化学生管理。精心制订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常规,强化激励机制,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开展丰富搞笑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乐学、活学,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创造潜力等方面的发展。

(2)优化教学管理。教师每一天手捧教材苦口婆心地教学生,而我们的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这是为什么?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教师到底吃透了教材吗?我们是否把这本书的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了呢?教材中“读写合编”的例子很多,如此丰富的“读写迁移”的资源。我们的教师真正认真地利用好了吗?所以,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同时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寻找教材中读写结合的落点,以便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上渗透这一思想,并以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三、扎实课堂,促进课题有效探索

1、在语文教材中寻找由于表达的需要,写得或含蓄,或简练,有意留下“空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的地方。筛选有必须代表性的材料。每一年级中,能够进行写作训练的资料比较多。我们就选取那些在本年段写作训练中有必须代表性,有必须难度的资料进行练笔,能对作文教学有真正地指导作用的结合点。

2、立足课堂,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透过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创设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提高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反复训练,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逐渐提高学生的读写潜力。

3、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找准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进行小练笔,是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潜力,所以我们还务必重方法,讲实效。所以,练笔时,我们根据文本的特点对表达、过渡衔接等具体方法进行指导。着力使学生构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4、激励引导,勇攀高峰。对于优秀的习作及时地在班级里宣读,在黑板报上刊登、在班级里张贴,或是在课题研究博客专栏中发表,向有关报刊投稿,经常评选写作高手等。

四、搭建平台,带给课题成果展示机会

(1)、建立课题研究博客。网络的出现改变了教育的旧面貌,它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现代教学带给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搭建了极好的教育教学研究平台。教育博客能够集他人所长,集众人智慧为我所用。博客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真挚的友情,充满了引导、鼓励、鞭策,充满了理解、友善、宽容……我们建立自我的课题研究专栏博客,把自已的研究过程,研究感悟,研究成果转化成一段段精美的文字上传到博客上,与同行交流。当得到博友赞扬和肯定之时,当交到新朋友、得到真诚的鼓励与指点之时,欢乐的体验就都会如期而至。

(2)、创办课题研究小报。课题小报用于记录课题研究过程,展示学生练笔的佳作。学校课题组把课题研究的进度,阶段小结透过小报传达给每位实验教师。教师把课题研究过程的困惑与收获透过小报展示;
学生透过小报展示自我练笔的喜怒哀乐,传到达每一个学生。以此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练笔和写作兴趣。

(3)、开展专题研讨交流课。

每学期每位实验教师根据课题研究上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周三午时为课题开课时间,在教研活动上,教师重点针对执教教师在练笔的指导、评价、效果上各抒已见,提出意见或推荐,也可表达自我近段时间在开展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每学年开展一次青年教师课题实验成果汇报优质课评选。为教师搭建展示与研讨的平台。

(4)、外引内联,提升教研潜力

随文练笔是读写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我校开展这项课题实验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促进教师落实课改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总结适合农村小学随文练笔的方法。这项课题在全国各校的研究中已取得丰厚的成果。所以,我校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他人的优秀成果为已用,这样,我们的研究能够少走弯路。我们不但要巧借他山之石,更要自主研究,构成独具特色,适合农村小学的练笔策略。

五、拟订制度,促进自主研究

为调动广大教师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使课题研究与平时的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搞好我校《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实验工作,更好地完善学校对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规范管理与保存,推进学校教育科研整体水平的提升,校行政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研究制定《灵地小学课题实验考评办法》。(见附表)考评办法涉及了实验过程和实验成果两大部分十个项目,学校根据财力,每学期拨出适当资金作为教研专项奖励,各教师的奖金根据考核分值比例进行计算。

六、取得的成效:

1、实验促进了教师群体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透过对“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实践与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教师树立了新的教学观念,提高了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驾驭课堂教学的潜力。教师能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充分挖掘教学资料的训练价值,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中活动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乐于表达,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在20XX年10月28日校中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上,参赛的9节语文课均渗透了随文练笔,赢得了评委、教师的一致好评。李荣财《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在让学生把握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的西沙群岛”说话,让学生在说话中体会到文本先总后分的构段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用这种方法练写一段话。张虹波教师《一夜的工作》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体会句子含义,在句子的品读过程中感受到周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的简朴,然后用“周总理的一天”再一次升华这一情感,学生的情感被充分调动。

此时,教师并带给给学生倾吐心声的机会――“你想对总理说些什么?”两分钟后,学生或说或写,练笔相当精彩。陈新福教师在短语的品读中想象画面,把画面写下来,杨炼荣教师运用课文围绕景物特点,把特点说具体的方法,让学生选取家乡的一处景物进行练笔。黄绪长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插图情景,让学生练笔深化慈母情深。温月娥教师在读文后让学生紧扣“我想对说:”进行练笔,抒发情感,表达见解。在20XX年11月20日,清流南片区教研活动中,马金旺教师执教的《搭石》一课,恰当地在课末渗透随文练笔,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潜力,总结一课的教学,受到与会教师的高度赞誉。

2、实验促进了学生学养的提升。

(1)、读写水平的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担负实验任务的教师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不断总结、修改、完善自我的读写训练方法,较好地完成了实验的目标,学生的读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20XX年10月,我校六(1)班黄慧芬、五(2)班黄水秀、四(2)班三名同学参加县现场作文竞赛分获小学组二、三名。

(2)道德情操受到陶冶。好的随文练笔能够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发展,从而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并且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随文练笔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陶冶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学生由于阅读量偏少,知识面较窄,学生差距较大。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往往停留于表面,要让学生写出自我独特的感悟,发现有个别学生就等着同学们发表以后再写,同学说什么他也写什么。这可能是他对文本的感悟不够,对于这样的学生如何提高还须进一步研究。

2、要激起学生习作的兴趣,评价语很重要,如何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这方面我需进一步改善。

3、课题实践中,由于进行了随堂的“小练笔”相对要花更多的时间,有时影响教学进度。

4、片断式随文练笔篇幅短小,难度较低,学生易于训练,可一旦要求连缀成篇许多学生却仍存在着极大的困难。

创新是改革永恒的主题。姜乐仁教授搜炼古今、博采众长、推陈出新,创立的发展中的中国启发式教学体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永恒的主题。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的精髓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其“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的教学原则树起了素质教育改革的一面鲜艳的旗帜。

我校作为一所镇级中心小学,引入启发式教学实验仅五年时间,教育教学质量就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1年,在县教研室的充分信任和精心指导下,我校选取了“启发式教学学法研究”作为专题实验任务。为了确保实验任务圆满完成,顺应当前教育趋势的需求,在新一届校长的带领下,我校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在科研兴校的主渠道作用,全面优化了实验环境,深化了课题研究。透过近两年的努力,已初步看到了教育教学质量跳跃式提高的曙光……

一、优


六是建立实验息库,其涵盖了实验工作所有的计划、活动记载、成果等档案资料,以备学校在总结实验工作和部署今后实验工作时能详实地获取第一手材料,确保实验长期顺利开展。

二、深化课题研究

我校依据启发式教学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思想导向,从学科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教法学法结构的内在联系上确定学法研究的主攻目标。一是从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方面开展学法研究;
二是从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方面开展学法研究;
三是从学生知识与潜力方面开展学法研究;
四是从“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方面开展学法研究。

1、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满堂灌”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了被动的理解“容器”,而启发式教学把学生解放出来了,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可是这个地位是教师给予的。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策划组织、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在教学中,教师仅有摆正自我的主导地位,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中,我校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①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和谐、活跃;
②教学基本模式:准备一诱发一释疑一转化一应作,给学生充分和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③教学期望:使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到达最优化。

3、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提高素质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它阐明了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单纯传授学生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透过动手动脑动口动笔,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中逐步构成各种潜力,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根据《实验教学》的教材结构,不一样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结构,我校要求教师在教学各环节中努力使重难点、知识点、潜力点、教育点、生长点完美结合,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力和不畏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4、使教法学法得到最优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仅有得法才有充分启发学生。为了使教法、学生和谐统一,尽可能发挥教学手段的最大功能,我校在实验中,充分利用了教学具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拓宽了学生感知渠道,提高了教学效率,根据不一样课型的教学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教学基本方法和模式。课题组在课题科研过程中已寻找出一条“引导归因→发现潜能→激发动机→指导方法”的学法指导教学思路,初步构建了“三环节”,双五步师生互动学法指导课堂教学模式“。

三、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透过二年来的不懈努力,启发式教学实验给我校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我们低年级数学教研组在XX年年10月申请了郑州市课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潜力。近两年来,在专家指引、领导重视、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教研组的课题研究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的研究计划。

一、专家指导

两年来,学校曾先后几次请到刘良华教授、肖川教授、胡远明教授等为我们进行讲学,让我们从宏观角度审视自我的课题和教学;
而省数学教研室刘富森主任、市数学教研室连珂教师更是就计算教学的本质为我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二、领导重视

我们的课题与2010年学校制定的数学工作计划重点不谋而合,借助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我们的课题研究有了许多便利条件。在领导重视的“东风”下,许多研究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三、研究过程

1、在课题实施之前,作为课题主持人,我和课题组成员利用群众备课、教研的时间,一齐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思想,期望透过学习,让理论来指导实践,融数学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于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之中,使得课题研究获得质的跃升。同时,我们还有所分工,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为课题框架构建完整、充分、饱满的躯体,保证课题的质的完美和量的统一。

2、经过学习研究、展开讨论,结合本组实验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状况,我们实验教师确定“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潜力”课题从三个方面研究: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研究,学生的计算方法研究,家校的有效联合研究。

3、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课题研究重点在课堂教学上,实验教师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法、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比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搞笑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透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构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

4、结合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同课异构”、“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以及“说课展示”等活动,课题组教师抓住每一个有利机会,选取适当的教学资料进行研究,以活动为契机,以实验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构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共同发展,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构成过程。如实验教师贺红晓教师执教《倍的认识》,郑青教师执教《捆小棒》;
李圆圆教师执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王芳教师说课《5的乘法计算》,葛盛菱教师说课《分房子》,郝雅琪教师说课《9加几》等。在这些实验研究中,活动方案合理可行,情境创设实用新颖,素材选取翔实可靠;
着眼于探讨在数学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在关系,活动中教师合作探究、交流借鉴,课题研究构成了浓厚的氛围。

5、每次教研活动后,教师带着反思听同仁点评,及时进行反思撰写,以领会课堂教学的真谛,每次互动交流教师都有自我新的看法和想法。实验教师带着问题、质疑,听同行点评,明确学习新课标,不仅仅是了解,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贯彻;
要灵活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抓住课本的关键,更重要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场;
要突出学科的特点,不仅仅要有专业化教学,更重要是创造性地启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潜力。在一系列的研究课活动中,课题组全体实验教师得到很好的培训和锻炼,取得了突出的教研成绩。

6、学生的教育仅仅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现行教材中习题量偏小,练习量不够,导致计算速度慢,计算方法单一,解决这个问题单靠每一天的40分钟数学课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用心性,家校合作,让孩子能够每一天进行适当的口算练习(如每一天20道听算题目),适时进行精神鼓励(评选口算之星、颁发计算小能手奖状)和物质奖励(铅笔、橡皮之类的小文具)。

四、成果构成

1、课题组成员用心撰写课题研究课案、论文、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每月每位实验教师最少撰写两篇)。文章构成初稿后,在本组讨论、交流,构成课题研究成果。

2、经历一年多课题研究后,课题组的每一位教师都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获得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方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技能,构成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尤其是参与课题研究的年青教师,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有三位先后参加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观摩课、优质课活动,取得比较梦想的成绩。

五、研究反思

透过课题研究与实践,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发现实际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为此,我们提出了下一阶段课题研究的重点,以进一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果质量。

1、要进一步引领实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全面促使他们自觉地、创造性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变革之中,不能因为班额大、不便于操作而放弃改变。

2、要在研究的低年级学习阶段,个性重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因对成绩的重视而忽视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3、对班级内缺少家庭教育的个别孩子,要想法设法提高其学习用心性,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干扰。

4、要用心调整“引探”策略,激活学生思维,努力到达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不让学生把计算教学归为“枯燥无味”的范畴。

5、要尽量完善评价标准,全面、客观对学生计算潜力进行有效评价。

回首课题研究历程,我们愈加深刻地感受到,科研是完善教育、完善人的重要载体与途径,是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是显示现代教育魅力之所在。我们将不负众望,求真务实,用心创新,努力谱写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特色建设的新篇章。

课题实验阶段总结报告

一、概念的界定

“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创新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心理,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发展,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法,使学生能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以创新教育为目的的综合课程。教育的创新促使学生学习的创新,进而让学生到达创新学习。

二、实施背景

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学习是创新性学习的关键。这种学习策略是对学生过去被动的、呆板单一的理解性学习弊端的极大冲击,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增强自信心和社会职责感,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公平竞争的观念、自我教育的意识、组织活动的本事,为适应社会、走向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我们于2014年暑假前提出了“关于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随之组织学生付诸实施,促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探究中锻炼,在探究中成长。

三、实施过程

经过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条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新路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学会选择,自主确立小课题

学生小课题研究是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探究的问题为载体,让学生自我去发现问题,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如何诱导学生自主选择出便于研究操作的小课题?我们遵循自主选择性、实践应用性、主体性和开放性原则,以“你最乐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或“你身边和周围环境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为题,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充分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进取开动脑筋,大胆质疑问题,人人提出自我最感兴趣、最乐于探究的问题──小课题。在那里,我们一是拿出专门时间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二是着重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宜小不宜大,应便于操作;
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总筛选。一开始,从征集的上百个问题中筛选确立了多个科学性和适应性强的小课题,如“我们周围的鸟类”、“塑料生活白色污染”、“交通呼唤礼貌”、“火灾与隐患”、“挖掘民间游戏”、“折纸的魅力”、“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等等,并分为自然科学、社会人文和技术革新三大类资料。之后,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所喜欢的问题,让他们自愿组合分组,再次自主选择研究的主题,自主确立研究的目标,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操作步骤和成果展示形式,并逐步实

施。

可见,引导学生从质疑、讨论、筛选、确立小课题开始,到再次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研究制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洋溢着自主性:学生研究的问题由他们自我来确定,打算由他们自我来商量,决定权由他们自我来行使,教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无疑,这些举措和谐了师生关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学习探究做好了铺垫。

(二)让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小课题

探究是小课题研究的核心和根本。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让他们逐步学会探究的方法,我们专门设置了一节小课题研究指导课,着重对小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如小组怎样分工与合作,怎样有针对性地调查访问、观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设想,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怎样随时做好研究记录以记下自我的感受和体会,怎样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怎样查阅资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调查报告等等。随后,目标明确、分工清楚的小课题研究小组,进取利用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从学校开出介绍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以极大的热情,纷纷跑书店、拍照、采访、调查、取证,深入观察社会与自然,开阔视野,丰富见识。

小课题研究使学生从学校这个“小天地”走进了社会、自然界这个“大课堂”去施展才华、磨练意志,去体味、领悟、发展、创新。

(三)让学生学会整理、总结、归纳小课题

郑板桥对写作要领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指导学生整理、总结、归纳课题,就是把他们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撰写研究报告,这是学生探究学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我们异常重视这一过程的指导和落实,力求让学生把观察、调查、访问、阅读、查阅资料所搜集到的所有资料信息,主次分明地进行梳理、归纳、撰写。撰写时要求学生在文字上要精练,力求言简意赅;
在资料上要立意新颖,既有实践性、创见性,又要贴合科学性;
在思路上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理清一篇完整的研究报告,至少需要从四方面体现:一是简要背景说明,包括小课题提出的原因和研究的目的。二是具体安排,有任务分工、研究时间和研究方法等。三是研究资料、措施及结果,这是需要重点详写的部分,应资料充实,证据确凿,结论正确科学。四是提议或倡议,既有独到的见解和改善的方法,又要针对性强,让人看了信服,便于改善创新。撰写完课题报告后,研究小组成员在教师进一步指导下,再共同讨论,各抒己见,反复修改,反复锤炼,精雕细刻,就像三秋之树,枝蔓信尽,脉络清楚;
在选材立意上,不拾人牙慧,不作老生常谈。

这样以来,学生就基本掌握了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我们的课题组所带的学生整理撰写的小课题研究报告中,“中国传统艺术——折纸的魅力”、“小学生课外阅读”等获区小课题现场展示一、二等奖。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探究意识,提高了综合素质和本事。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一)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本事、实践本事、生存本事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改变了学生被动、封闭、单一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开放、多样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注重把研究性学习全面渗透于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学生经过课题研究活动,学会提出问题,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上,都能做到自主、开放、主动和创造性。异常是对知识的探求是主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也趋于主动进取。

研究性活动把一把永可是时,终身有用的打开人类知识、智慧、才华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不断索取自我所需知识,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本事和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本事,不断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强化了教师的教育科研培训,构成了校本培训模式。

新世纪的人才需要有科学的头脑、扎实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实践本事,而这些都不能自发地从孩子脑子里产生。所以,培养孩子们的科研本事和探索精神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资料。其中的关键是使学生经过小课题研究的活动获取解决问题最一般的思路、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敏锐性,从而养成对事物和问题的看法有一个更好的视野和深度,对信息的处理和运用更加灵活。

在指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不断地锻炼自我、提高自我,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构建新的教育理论框架。同时,不断地进行课题研究,积累研究活动的经验和方法论,才能适应、有本事指导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活动。我校具有研究型的教师已逐渐增多,教师的科研水平也逐渐在提高。

我校的校本“研究型”教师培训已初步完成,以教育科研为基点,为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打下扎实的基础。校本培训以教师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教学为重点。

(三)构建了研究性学习的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进行研究性教学,促使学生研究性学习,布置研究性作业已构成了共识。同时在社会大环境中努力创立研究性的氛围,学生许多的小课题研究都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也只是一句空话。如《折纸的魅力》小课题,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研究后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也引了社会对折纸艺术的重视。

五、研究体会

1、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研究性意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途径。

2、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是促使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

3、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教师校本培训的新模式。

六、不足及后期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得出研究学习活动的开展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理论;
使学生在探索研究中,学生接纳组织信息、处理重组信息,能利用综合知识来解决面临的一些新问题,并起到增长构建新的信息作用,进而到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同时也充分挖掘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发展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更具有主体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的《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指导》的课题在领导、专家的关心、指导和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实验前期,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也暴露出许多不足:

1、学生还没有把主动对身边的问题进行探究当作一种习惯和需要,而更多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下进行的被动的探究;

2、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还不够清晰和熟练,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步骤构成自动化的行为,有时目标也不够明确;

3、学生还不能熟练地根据实际情景运用看书、拍照、采访、调查、取证等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彼此间的分工和合作还没有到达梦想状态,各成员间没有构成最大的合力;

5、在梳理、撰写探究报告时,还不能准确地表述探究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不能抓住整个活动的关键点进行总结……

学生的心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空的变化在不断地变化,何况我们做的只是一个起步工作,有很多方面尚不完善。我们将把已有的成绩作为研究的新起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以上不足之处,争取在实验的后期得到根本性改变,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作出不懈的努力。

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课题,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确立子课题,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此刻已经一年时间了,一年中,根据科研资料把科研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中,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自我逐渐成长。回想这一年来,虽然忙绿却感觉很充实,在研究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了困惑与不解。现将自我开展课题工作以来的状况总结一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

这一年根据学校“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大课题的统领下,我首先进行了理论学习,结合认识及班级学生具体状况,确立了自我研究的子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确立好子课题之后,做了一份前测调查试卷,分析了学生当前的状况,制定好自我的实施目标与方案,在自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实施。平时阅读理论书籍,让自我在理论上有依据,是自我成为知识型教师。并且每月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摘抄,每学期根据自我的教学中的得失书写教学案例及反思,分析学生发展的个例。准时参加学校根据教科研课题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在活动中用心交流自我课题研究中的收获与疑惑。

在开题立项时,请来教科所教师指导确立子课题;
确立课题之后,本人用心参加了实施阶段课题展示课,给教科所专家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了培养学校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校请来教科所教师为大家作了精彩讲座,等等。

二、取得的课题研究成果

这一年中,首先自我提升了认识,取得了必须的成果。给专家上了课题展示课,在读书讲座的感染下,写了论文,在国家获奖,区级获奖。同时指导学生学生的作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自我积累了很多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为自我的科研和教学带给宝贵的经验。

其次,学生得到了收获。此刻学生由原先的不知提问题,能主动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也有浅显的向有内涵的发展。并且还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不当之处,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课题中的五角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带引号(以前教材上有),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苹果里到底有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言,这时一个孩子满脸疑惑,小手似举非举,眼神中充满着不解却有不确定。这时我提问了他,他吞吞吐吐的说:“教师,我认为题目里的五角星要加引号。不是真的五角星。”最终的声音能够说低不可闻。这让我喜出望外,孩子有了疑惑,敢于质疑,还说出了自我的看法,我们的孩子不恰恰缺少这一点精神。难怪孩子这么为难,的确,质疑的是书本呀。我狠狠表扬了他一通,并把教师之前的想法说了出来,同时告诉孩子,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他们在必须基础之上,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敢于产生质疑,这才得到新的理论,发明新的事物,如果不这样,社会将永不会提高。此刻我们的任务教授他们知识,而是培养各种潜力,可能孩子此刻的想法并不完整、成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这种潜力,思想、观念就会日趋成熟、完善。

三、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一年过去了,课题研究中有收获的同时也有困惑。

1、为了问题而问题。部分孩子不是发在内心想了解某些东西主动朗读,质疑,而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教师要提问,不说不行。这样就产生了问题肤浅,没有内涵的现象。是课题研究走形式,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2、有了问题不解惑。

问题提出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部分孩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已提出问题就是结束,而止于思考,解惑做得不到,如何调动学生有疑之后主动解惑是下头要做的重点,因为仅有疑,而不能得到解决,是没有作用的。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下头的研究中我会再接再厉,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争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扎实,让研究成果为更多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

在教科所领导的带领和支持下,我校的课题已经走过了两个学年。从第一学年的申请立项、确定方案、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这一学年的贯彻实施,具体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在一次次学习、实践、研讨、交流、改善、调整等实实在在的工作中,我们真实地听到自我成长的脚步声。

我们的课题研究已进入后期阶段,如何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更多方式深入地进行课题研究,从多方面具体地体现和展示本课题的实验状况和效果,是我们这一学年来课题研究的的工作重点。我们工作虽紧张,可却感觉充实,虽然忙碌,可我们却在不断成长,成功的喜悦与研究的困惑并存着。现对后期阶段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活动成果以及做法汇报如下:

理论与实践并进

理论是实践的航标。进行理论学习一向是我们课题组坚持执行的工作重点之一,因为我们深知,没有丰富的理念知识,我们的课改是无法进行下去的,所以,本学期我们将理论学习渗透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课题组成员做学习型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这个习惯从课题实验开始一向延续至今。我们课题教师长期坚持进行相关的理论学习,并在组内实现知识共享。我们在网上申请了一个课题组群,好的文章大家共同学习,还将所看到的文章和观点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我们在科研研思想上就容易沟通和达成共识。

追求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索。

在课题前阶段,我们确立了《如何引领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子课题,并在中心校三年级以上语文课堂进行了一年时间的研讨,取得了必须的收获。在上一次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中,我校作了专题报告。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都不一样程度地的获得了收益。2012年初,我校决定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率先在《语文》学科进行初探。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从以下几个版块开展研讨。

一是成立小组,并以小组特色确立组名,分别有“创新组、争先组、等,组内成员根据具体状况进行调换。

二是确立名为“山间新笋茁壮成长”栏目,全班学生竞争十个项目。以贴小苹果为奖品累计得分,分别在“上课、晨读、作业、纪律、卫生、体操、安全、生活”等十个项目中争取优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确立名为“我是班级小明星”栏目,一个月内分别评选“坐姿明星、生活明星、劳动明星、孝敬明星、作业明星、阅读明星、书写明星、学习明星、礼仪明星、提高明星”,明星的产生来自于各学科任课教师,各小组组长及课题组教师的评选。

四是成立两个展示台,一个是“男女生pk台”,一个是“你争我赶展示台”,展示台都将以小组群众的形式进行竞争,超越,真正体现群众合作的力量。

以上几个版块都是以班级文化的形式在教室四周设置,突出高效、美观、鲜活。

我们在校内开展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活动,不断地学习、实践、探索,我们的课堂中,教师走下来,靠近孩子,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的主角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参与者,指导者、学习者、合作者、探索者。。。。。。”学生的听、说、读、写、思、辨潜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了更大限度的促进孩子的成长,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潜力,追求高效课堂,我们在备课上下功夫,树立大语文观,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链接、拓展、延伸”等,任务设计有梯度,拓展与延伸巧妙结合,课堂生成有层次,我们在真实的课改中,追求真实的卓越课堂。

摸索推广,彰显成绩。

目前,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已在各学科进行推广。并在必须程度上取得了不蜚的成绩。在县教科所组织的小学美术、〈数学〉优质课竞赛中,我校美术教师钟玲娜、数学教师田燕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潜力,学生的动手实践潜力、思维潜力、表达潜力得到有效提升,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分别获得了县级二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田燕教师执教的〈探索规律〉课堂实录还被兄弟学校收藏和借鉴。在县教科分所组织的〈新课标〉知识竞赛中,我校程丽珍教师以文考97分的成绩入围演讲比赛,并在演讲比赛中取得了一等奖。

我们的课题进入了盘点和整理资料的阶段。教师们一份份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案例评析、精品课教案、教学反思、学期总结等等,就是我们成长的印记。面那一张张奖状,就象一串串金色饱满的麦穗,它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同时盛载着我们丰收的喜悦。

我们课题组的工作既严肃又活泼,既充满困难又充满了期望。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我们课题组成员必须会团结一致,争取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研讨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扎实,让研究成果作用于更多的学生,在学的提高和发展中绽放光芒。

小班课题总结

时间:20**年6月

怎样使刚入园的幼儿尽快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养成良好的自我服务习惯,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节奏呢?一年来,我们年段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注重个体差异,采用多样方法,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示范练习,向幼儿传授自理能力的方法。

初入幼儿园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我们通过正面示范,让幼儿看清自理的正确方法,用简短易明的提示,让幼儿了解完成基本动作的要领。然后让幼儿去模仿、练习。如洗手:它的规则是饭前便后要洗手,洗得干净,不留脏物。要求幼儿独立自觉地完成这些基本动作显然很难,他们往往只会用水把手弄湿,就表示洗了。所以我们就教给洗手的正确方法,并示范整个洗手的过程:卷袖口,洗手心手背,用力搓,把脏物冲洗干净,再用毛巾擦擦手,挂好毛巾。示范后再让幼儿练习,对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幼儿便能掌握洗手的基本方法。

二、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自理能力的技能。

把一些劳动技能与游戏相结合,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是较为合适的。如“系扣”训练:我们利用布贴游戏的形式进行。首先将大树和树叶贴好,在适当的位子订上扣子,用布剪好不同颜色的水果,并在上面索上扣眼,然后让幼儿给大树系上果实。诸如此类的训练还有系小动物,系美丽的花等。幼儿兴起盎然,很快就学会了。

三、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发幼儿自理能力的兴趣。

幼儿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对于一些描述具体事物的生活现象的语言较易接受,因此应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学习一些枯燥的劳动技能的兴趣和愿望。如叠手绢:我们先让幼儿认识手边有四条边。再教幼儿叠手绢的方法:把手绢平放在桌上,两手抓住其中的一条边,一条边说着:“我和对边握握手”,将手绢向对边折,幼儿也一边学着一边口里喊着,一边手里叠着手绢,兴趣浓厚。再如穿衣: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衣领、衣袖、衣襟,再教他们穿衣:衣服后面向着自己,两手握住衣领,喊一声“刮大风啰!”将衣服甩在身后,报在身上;
接着继续说、做:“风来我不怕,露出小脑袋,将手伸到袖筒里“。让幼儿手里拿着衣服喊着、笑着、做着,非常开心。

四、通过鼓励、表扬,增强幼儿自我服务的信心。

小班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鼓励他们最微小的表现独立性的愿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但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肯定幼儿独立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提高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不断提高。定期的评比,可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在班上创设了“

能干的一双手”专栏,根据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技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项评比。如:穿衣、扣钮扣、穿鞋袜、取放点心杯、自己吃点心、洗手、整理玩具、搬椅子等。每项内容用一具体图画表示。如:取放点心杯用一个杯子图表示,并逐条向幼儿讲述要求。达到某项要求的幼儿,可在相应的地方得到一个红五角星,谁得到的红五角星多,就证明谁的`小手最能干。幼儿的上进心较强,有表扬的评比,他们都会更努力去做。

五、通过家园配合,督促幼儿完成自我服务的劳动。

我们主要采用家长会、联系册、专栏、日常交流、观摩等方法,加强家园配合。如学期初根据对幼儿的短期观察,掌握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的技能水平。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制定出本年段幼儿本学期自理能力的课题计划,列出表格填写出具体掌握的劳动项目。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达到家园教育方法一致、目标统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与保教人员交流,全面掌握幼儿劳动的情况,并以联系册、短暂的谈话,专栏介绍等方式,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提出配合的要求。学期末,通过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观摩幼儿自理能力发展水平掌握的情况,再填写表格。并以书面形式将幼儿的发展向家长汇报,使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务程度,以便更好地与幼儿园配合,从而使幼儿更快更好地完成自理能力的要求。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探索,我们为幼儿组织了各种有益的教育活动。丰富、增长了幼儿自理能力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保护方法。实验的结果使我们体会到: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生存的可靠保障

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基本情况

在9月我们生物组成员参加了课题“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实践与探索”。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中学生物学科创新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用课改理念指导实践。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反思教学。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创新的学习活动中去。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考察及网上研讨结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考察等理论学习,获得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通过理论培训、网上研讨等形式沟通认识,分析提高。

2、调查分析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情,确定实施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法或步骤。完成了学生学习方法问卷调查情况与汇总,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3、资源归纳法:在实验或调查中要详细纪录,做好对照实验,要详细收集撰写论文时所要引用的数据和证据等,如原始资料和照片等,有什么发现,最好在当时就进行初步分析、归纳、整理。课题负责人应有意识地收集和保存好这些原始记录和资料。

4、经验总结法:坚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边修正、边引导等过程性研究,及时形成阶段性小结。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的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促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学习国内外创新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坚持记读书笔记,写读后反思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中得到充实。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中学生物学科各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指导意见》,结合《生物课程标准》生物七、八级教材解读培训活动,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

2、确定子课题进行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

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基础上,课题组确定子课题安排下一阶段的行动研究。经过课题组成员集体研究,确定以下课题为本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1、以创设问题情景开展有效教学为主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有效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过程性学习方法、增加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4、以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为主题。

5、以探索有效教学模式或方式为主题。

6、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或成长为主题。

7、如何培养学生沟通能力与合作精神。

四、初步取得的成绩:

1、积极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始终被这种气氛陶醉、感染、激励,由此而产生兴趣,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对初中生,创设质疑式情境并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时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在积极的活跃状态,乐于参与,积极开动脑筋,创造的灵感和顿悟不断产生,探索出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能力,促进教师对“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2、采用多种手段,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在趣味盎然的气氛中,更能促进教师落实教学设想。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评判最有权威性,而灵活的教法则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老师在课堂里起着主导的作用,要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等。采取灵活多变的教法,如启发式、诱导式、交流合作等方法,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和学生实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上完一节课后,还兴趣盎然,并积极地去回味和反思。

在生物学发展史上,有许多趣闻轶事。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内容的需要,适当穿插介绍一些生物学趣事,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了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讲解这些趣事,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激发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设想的落实更加有效。

3、挖掘教材中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开展课题研究。

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量力而行”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特殊作用。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必须要先研究教材,从中挖掘适合“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课题有目的的开展。为此,实验学校的课题组教师在教学中边学习研究边实验边总结,采取“小步子”式的探索实验。

4、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有了明显的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快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性合作学习。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课题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由于我们的科研能力有限,理论素养还有待提高,本课题研究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研究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1、过程性资料保留的不够完善。大家重课堂教学,做了很多工作,但对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不太及时。如对挖掘出来的“研究性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整理;
录像课及图片等是个空白。

2、课题研究的进展不是很顺利。由于课题组教师工作任务重,参与研究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
对本课题研究研究不够深入。致使课题研究只是蜻蜓点水式,有“动静”,无“涟漪”。

六、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措施

1、积极发展教师的素质,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进行阶段性考评;
平时做到多思考、多听课,多积累、多交流、多总结。在原有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对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充分认识自己课题研究的意图,从而为课题研究的深入打下扎实的基础。

2、进一步加强直观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单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内在规律和表象的矛盾,使学生学会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学习能力。还应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景,重新组织教材知识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探索有效生物学课堂教学策略,一定要增加问题情景设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要及时

实验报告、论文、教学案例、教学故事、学生作品和经验总结等。通过探究,撰写一些有价值的关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论文和实验报告,并探索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探究,能初步使实验学校里的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课题工作情况总结

一、项目工作情况

本课题《全淹没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的研究》于20XX年10月经省公安厅批准《关于20XX年度厅级科技建设项目立项》,由省消防总队负责本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实用性及应用开发。本项目组组织专家教授及相关技术人员对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发生时易产生高温火焰,释放气体不洁净,自身安全不稳定等通病的克服以及关于如何开展产业化生产的研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专门攻关研究。使该产品低碳、高效、更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课题工作:

1、从降低温度入手,提高产品安全可靠性;

2、解决灭火药剂设计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

3、更新设备,趋向于产业化生产;

4、建立研发经费专项资金。

二、研究主要成果

1、药剂方面:

围绕装置降温的问题,在不影响灭火效能的前提下进行了攻关。在药剂配方问题上,针对化学元素的组合以及硝酸钾、硝酸锶的配比都进行了更为科学的设计,使药剂配比更加优化合理。原发生器内药剂燃烧时温度可达到1000℃至1200℃,而现发生器内药剂燃烧时温度已降到500℃至700℃,装置表面温度也已降至60℃以下。

2、设计用量:

通过对药剂配方的调整,现在1立方米的容积内,药剂量到达85克就能达到理想的灭火效果,从而大大降低了灭火成本,并更为节能,也更为绿色环保。

3、气体洁净方面:

通过对药剂的配比调整,试验结果显示并不影响药剂的灭火效能。气体释放后对电子设备、精密仪器无腐蚀无损害,且绝缘性测试结果,阻值均≥60兆欧。

4、装置方面:

项目组攻关的核心技术采取了物理降温和化学降温相结合的方法。

对装置本身的温度控制问题上,外部在装置内壁四周采取了科学的隔热处理,吸热耐高温的方法,让装置启动时的热量能够合理的被内部消化。内部控制采用了纳米技术等材料,网格式阻挡板吸热,发生器采用分级散热,应用空气涡流式气体导流系统,热膨胀时的力学原理,达到气体流向、气体流速行程过程中的自然降温。改变了同类产品装置采用以化学降温为主的方式(注:纯化学降温,易造成配比不当发生危险),全淹没低温型自动灭火装置更多的采取物理降温手段。

另外为使装置在平时工作待命过程中更为安全,可靠,在装置上增设了电压控制模块,解决了装置在电压电流不稳定时容易发生误动作的问题。

经过项目组的共同努力及上百次的试验结果数据显示,攻克了国内外同类自动灭火装置一直无法解决的易产生高温火焰、气体不洁净,产品自身安全不稳定导致产品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难题。

我们研制的新一代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产品达到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和国家标准的对照:

序号 项目 新一代低温S型技术性能指标 国家技术性能指标 1 气溶胶出口温度 ≤150℃180℃ 2 箱体隔热性能 ≤51℃100℃ 3 对环境温度的影响 —20℃—+55℃20℃—+55℃ 4 喷洒时间 ≤100S<120s 5=“" 3s=”“>5S 6 灭火性能(B类火) 喷洒结束后≤30S灭火 喷洒结束后≤30S灭火 7 喷洒后绝缘性能 ≥60MΩ >20MΩ

三、应用情况:

《全淹没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研发及产业化生产的研究》研究完成后,在全国各大城市项目进行大范围的试点工程。如:山东济南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主会场奥体中心、萧山机场、吉利汽车研究中心等,走访使用单位至今未有不良信息反馈。另外据了解德国气溶胶已进入我国市场,但从各项性能指标,价格等对比显示,全淹没低温型热气溶胶更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无论从灭火效果,安装成本、还是使用维护的角度来看,新一代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正是因为气溶胶具备上述诸多优势,因此,倡导使用新一代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替代哈龙产品已是大势所趋。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气溶胶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十分迅猛,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航空到远洋船舶,从军事到民用,新一代低温型热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在更为广泛的领域里得到了运用。它所能提供的高效灭火,安全可靠、无毒、无害、绿色环保性能以及对未来技术开发的前瞻性,无疑使其成为气体灭火类包括IG541、七氟丙烷(注:国家消防规范规定1600立方米空间内)以及哈龙产品最为理想的替代品。

四、研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厂房土地问题 由于本项目涉及面较广,包括北京理工大学化学研究院的核心技术支持,装置五金件加工的外协,装置小型化、民用化设计应用,生产场地的限制,急需改善现有生产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一、课题基本情况:

紫阳中学体育组20**年申报的体育类课题《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的有效策略与研究》10月份通过了安康市教研室的审核。体育组和学校教科室随即召开开题报告会,安排部署相关事宜,动员课题组成员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来。紫阳中学的体育高考近年来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体育组的正确引领有很大的关系,体育的每一位成员都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但是,随着高考体育专业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整合训练资源,优化训练方法,为我校体育高考更快更好发展作出贡献。

课题组对每位成员做了明确分工,现就我承担的立定跳远和铅球项目训练的阶段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1、 研究方法:

①、文献参考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因为陕西体育高考的四个项目,对于技术性要求并不高,主要还是偏重于身体素质方面的能力,这为我们在训练中节省了很多环节,但是,它依旧属于运动训练的范畴,依然需要我们按照训练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来安排训练工作。通过文献的参考和网上的学习,开拓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对训练的认识。

②、经验总结法:根据往年的训练经验,以及平时在训练中的及时总结和反思,不断修正和改进训练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③调查分析法:对往年同期的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并了解每位队员的训练基础,做好记录,分析队员发展的情况。把所有的资料都形成文字性材料,供以后的参考。

2、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

①、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用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指导自己的训练。按照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安排,及时总结训练得失,不断超越自我,在训练中提升自我。

②、按照课题组的安排着重研究自己所承担的项目。

A、立定跳远的身体素质属性?

B、如何提高立定跳远的成绩?

C、怎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训练?

D、原地推铅球的身体素质属性?

E、影响铅球成绩的几个要素?

F、怎样才能提高铅球成绩?

G、如何有效训练?

3、初步取得的成绩:

①、基本认识到这两个项目的运动特点。

②、基本明晰这两个项目的内在关联。

③、这两个项目运动用时短,属于高爆发力项目,在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其运动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同时要注意让队员了解该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引导自身的训练。比如立定跳远的全身协调用力,收腹举腿和伸腿落地。原地推铅球的超越器械以及加速的原理,出手速度的重要性等。

④、训练的有效策略就是把繁琐的多余的部分去掉,把有效的高效的方法汇总,有效的运用到我们平常的训练中去,这就需要各个项目的负责人最后在一起交流总结,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训练指南供以后的工作。

兴趣是产生动力的源泉,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呢?

一、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有些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

1、教学形式:以往我们的体育课是以完成教学大纲为目标,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多以简单的讲解、示范、练习为主,没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设计教学内容。

2、身体素质原因:体育练习是由速度、力量、耐力、灵活性等方面要求构成。由于有些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难以完成规定动作,长此以往,产生畏惧情绪,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教师标准过高,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方法、手段简单,不灵活,对学生训斥过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不愿和教师配合。

4、评价方法单一: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分数总是低,长此以往,就挫伤了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对体育课失去了兴趣。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1、体育教学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新课标要求我们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遵循这一理念,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即为每一课都创设一个情境,使每位学生都融入到情境中去,使他们感觉到是在游戏而不是在上课。

2、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体育课的学习,虽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但教师的教,还是以语言为主要手段,这就要求教师语言精练、简明扼要,清晰准确,同时富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和鼓动性,使学生在语言的刺激下产生良好的心理定势和情感变化,力争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觅求知识、锻炼身体的积极状态。如“请你出列为同学们做一下示范”等礼貌用语;
又如上前滚翻课时,学生不能顺利完成动作,教师要用“别紧张,想想动作要领,你一定能行”等鼓励性语言,并亲自给予保护帮助,以减轻其紧张程度。整体教学以表扬、鼓励为主,尤其对技术水平,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鼓励、诱导,不能使用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哪怕只有一个动作细节做的好,也应给予赞扬。要让学生感到教师谦虚可敬,平等待人,进而乐于接受教师的谆谆教诲,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反之,对学生责骂、训斥、讽刺挖苦,学生会处于一种被动,抑郁不快的状态,既影响学生学习,又会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3、准确把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习时心态好,积极性高,教师应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课时应考虑教材的难易程度,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尽可能做到学习游戏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对难度大的技术动作尽量做到分解。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以降低难度要求。让学生尽快掌握,然后逐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术掌握越快、越好,心理状态越好,能够使学生经常在良好的心境下体验体育,学生就能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4、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

评价是一种手段,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只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制度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所以在新课标指引下,我认为对学生成绩评定既要看最终测试成绩又要看平时进步幅度,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有效克服了旧评价制度只看最终结果的弊端,有效提高了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有的学生先天素质较差,经过一学期的体育课锻炼进步很大,但他的成绩离优秀学生的成绩还有距离,用新的评价制度来评价这类学生,他们的成绩就会很高,这样就会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综合上述,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建立完善、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有效方法。

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课程资源是实施初中体育课程的重要环节。体育教学的特点就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各种渠道以不同的形式接触、学习和练习、参与体育活动。能够亲身体验体育活动带给人们的精神和财富,并从小养成爱好体育,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建立起终身体育的体育意识。因此,我们把这一课题作为研究课题。

我们课题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查分析

(二)教材设计。

(三)探究实践。

(四)调整、充实、完善。

(五)全面推广。

随着课题活动的开展,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体育大课间中,各活动项目从内容上,形式上都不断改进完善。本学期我将编写的游戏项目加入到活动中,形式上由原来全校的集体活动变为以班为单位的活动。同学们的练习主动性增强了,趣味性也更浓了。通过这样的调整,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得到了美的享受。

一、现阶段取得成果

1、通过大课间活动增加了学生对体育游戏的编写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会了一些传统体育游戏并且产生兴趣。

2、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体育技能普遍提高。以《跳房子》为例:学生由不会到会,由跳一遍到几遍,技能提高很快,学生体质也明显增强。自开展大课间活动以来,我校因感冒发烧缺课请假的人数较去年显著减少。

3、通过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学会了谅解、宽容、合作。开展体育研究活动,学生的体验才是衡量此项研究活动是否有价的关键,学生所获得幸福指数才能够直接真实反映民间体育作为学生幸福文化其中一部分的意义所在。

通过询问调查,100%的学生都喜欢体育活动,同学们说,是三节体育课和大课间让我们消除了学习带来的疲劳,体育游戏是我们最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即锻炼了身体又得到了放松,很快乐。通过编写游戏活动,学生把参与搜集、改变规则及练习的感受写成了文子,学生表现出来的是既有幸福感又有成功感。

二、存在问题

尽管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反思我的工作,我们感到还存在一些问题。

1、从管理上还存在各年级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2、在游戏活动中缺少更细致、更合理、更科学的评价方法,还需要研究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三、今后工作设想

课题组下一步主要任务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体育游戏来源于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历史积淀出的珍品,但毕竟年代久远,与21世纪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如何让学生从开发体育活动中获得幸福感受,就需要结合今天我们农村的实际生活,这样,传统的东西才能历久弥新。因此,我计划由学生在民俗体育基础上创新,学生通过创编游戏,很好发展了学生的生存、交往、合作、共处能力。我们将倾注全部智慧组织、引导学生利用现有条件,在传统的基础上创编改造民间体育活动内容。课题组将把这些游戏进行收集、整理,编制民间体育手册。

今后我们会边学习,边摸索,边研究,边创造,寻找出更适合我校民间体育的实施途径。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的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对自己的课题研究(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的有效策略研究及课堂教学、体育训练)工作进行一次阶段小结。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既要进行日常教学又要肩负着繁重的特长生训练工作,首先,对自身能力的要求就会更高,更具有专业性。学生正是通过教师科学而专业的指导及自己的刻苦努力来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成绩。

在过去的一个学期中,我忙碌着、辛苦着、奔波着同时也收获着。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训练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训练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和训练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教学训练中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导兴趣

山区的学生因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初中之前几乎没有正规的上体育课,更不要说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的身体基本素质差,接受新知识慢,消化知识和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差,这就促使体育教师要调动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主动力和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方向和特征,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使学生在自觉主动的去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去体会过程中的乐趣,逐步培养兴趣。就课堂导引而言可采用故事开引、巧设悬念、设疑质疑、妙语解颐、游戏导入等方法,使课堂授课伊始,便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
在课堂授课中,可利用课文中存在的游戏、风趣的笑话、幽默的谜语、播放配套的音乐,或开展小知识竞赛等有趣的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动起来,活跃起来,达到激发和培养兴趣的目的。通过教师导兴趣,真正实现变”苦学“为”乐学“的目的。

2.导学法

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
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检查、分析学习过程,对如何学、如何巩固等问题进行审查,并深入的剖析而加以校正,掌握其中的规则和内在关系。学法指导则是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思维,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发挥和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知识,重要的是授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其规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真正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作用。陶先生的主张是”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故而教师在授课计划酝酿时就要抛弃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着眼点“,以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动手、自我控制、拓展思路、发展个性为突破口,改变 ”学会知识“这样的单一目的和最终目的,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入手,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去体会过程本身的收获,不断反思、捉摸内在因素,达到”会学“的目的。具体到授课而言,要把握课堂授课中的读、思、说、议、做等环节,让学生发现多条通往目的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去理解掌握学习方法,掌握最佳路径,使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

3.导思维

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传道授业时,要善于点拨疏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特别是在教学时,要创设丰富的智力开发情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

4.导创新

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才是最终任务,通过导学实现这一目的:一是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造就条件。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据理力争,敢于质疑。三是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出某些不同意见,是提高学生创新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只有质疑才能调动思维,只有思维活跃才能产生创新的意识。多开展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通过活动中的具体操作,比赛中的竞争去激发学生思考,去求新立异,去创新。教师给于必要指点的同时,尽量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个性才能显现,才能取得发展。

最后引用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生活不是守株待兔的遐想,不是消极的自我研究,不是情绪化的虔敬神明,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人生价值”.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努力尝试,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断探索,向着更高的目标迈出坚定的步伐。

孔子说:“好之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上,确实如此,我们一旦对某个事情产生兴趣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那些曾看似不可能的事也会轻而易举的被我们解决,相反如果我们缺乏这个动力,我们就会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潜力的关键。

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主要原因有:

一是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未来没有规划,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从而造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

二是基础知识差,难适应新知识的学习,存在“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思想;

三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难以适应素质教育要求,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

通过环境的熏陶和培养,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另一方面还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目标,否则教出来的学生不是心理不健全,就是人格不健全。

二、我们应该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生可能因为喜欢上一位教师,而爱好上这位教师所教的那门课程。同样也会因为厌烦一位教师,而影响他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想法设法让每一位学生喜欢自己,如何才能做一个让学生喜欢、拥戴的老师呢?

(一)教师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你不博闻强识,爱好广泛,你怎么满足那些嗷嗷待哺,日益向上的学生?换句话说,今天我们要给学生一碗水,我们自己必须像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否则你就难当大任。尤其是处在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多阅读各方面的资料信息,需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

(二)教师必须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心情愉快、精神饱满的老师,让别人一瞧,就如同身受,自然而然地跟你产生共鸣。另外作为教师,我们除了教学外还要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因此我们要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合理释放自己心中的压力,尽量保持一个好心情。如果学生整天面对的是一群愁眉苦脸的人,他们就会感觉压抑、沉闷,想提起学习兴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所以,我们必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学生。

(三)教师的语言应该幽默、风趣。教师的语言要幽默、风趣、富有激情,使学生想听,愿意听。这样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会有疑必问,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教师要关爱学生,体谅学生,帮助学生。

因为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也是有感情的,如果你真心对她,她也会真心喜欢你,这叫爱出爱返。另外关心、体谅学生也是我们身为人师的职责,既然干了这一行我们就要对得起这一行。如果你对此不以为然,对学生冷漠,相信他们对你也不会有什么好感的。因此要取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学生。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我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就一定能行。

(五)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乐趣是一种内在的情绪力量,它可以时时促进学习的愿望。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要让这种内在力量消失,否则,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所长、获得成功。如果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老是得不到老师的注意,他就会渐渐降低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意识,丧失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位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他会渐渐产生自卑感,认为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怎么会有上进心,怎么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呢?相反,一位学生感觉老师很欣赏他,他会全神贯注地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力表现自已,常此以往,他的"信心大增,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自然而然的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我们对学生的某个行为或某个方面取得的进步特别满意时,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奖励,如加分、颁发奖品、给他某一特别的权利等等。别忘了你的一个微笑可以点燃孩子的一个希望,你的一个肯定的眼神可以增加学生的勇气,你一句赞美的话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

(六)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大家知道学生都有向师性,你的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等等,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要想让学生学习好,那你必须严于律己,说一不二。三、注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使他们会学、乐学

比如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例联系起来,它就不再索然寡味,而如果将图文并茂、音色俱全的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话,那些即使是单调无趣的内容也常会妙趣横生。因此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课堂教学中具有活跃性、探索性、社会性和意义性的学习活动很感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通过实例来说明问题,组织各种形式的课堂学习活动来激发其学习兴趣。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教法艺术,做到“寓教寓乐”、“以学为乐”,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一份辛苦一份收获。只要我们舍得为学生着想,我想教学中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

根据“十五”规划课题“市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的工作计划、安排和部署,我校体育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实验方案工作的计划和安排,科学的开展课题实验工作,把理论引入实践,把实践中的经验来完善提高理论,通过积极认真的开展课题研究和认真的梳理和小结阶段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本阶段的工作基本结束。本阶段的研究小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已经开展的工作

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价3+3评价法本工作是不断修缮和完善的过程,对完善整个课题实验,提高课题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本阶段课题实验中通过对具体3+3(六个方面)的实践研究,加强了对学生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体能、技能、特长/爱好的细化研究,每个环节都有形成了具体操作评价办法,其中运动参与的评价采用了由学生小组长负责考勤,教师和组内成员表扬批评等方式,很好的处理了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参与问题。在运动特长/爱好中拓展、延伸了滑轮、跆拳道等的需要身体练习完成的项目,并建立与家长共同评价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课外体育,家庭体育的活动的实效性,扩大了对学生评价而带来的新功能。在具体具体量化评价中不断的完善操作评价的方法,以及对问卷调查分析,过程的梳理和总结等,确保课题实验的成效。因此,本阶段紧紧的以完善提高为阶段目标,教好的处理好了本阶段课题实验问题。

在课题的本阶段中加强了专家的理论指导,其中由区市的专家在本阶段中分别对我校的课题进行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导,很好的提升了课题的研究高度,为实验教师提供了良好评价平台。并为课题组建立了良好课题研究的氛围,促使整个课题小组配合协调,工作到位,为完成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二、具体完成的课题实验活动:

1、开展“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现状及对策研究”的专题学习会。在课题的本阶段区教研组长和课题组研究成员进行了课题的专题学习会,并把研究实施的重点,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量化评价的方法和具体措施进行工作布置,让参与课题实验的教师工作清楚,责任落实。

2、形成阶段实验计划

在课题实验中重点是对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的研究,学生对实验的信息反馈就成为比较重要的研究内容,结合这个特点课题组组织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座谈,通过对同学的有关作文和体会进行座谈,及时的发现了实验过程中学生的真实心得体会,把学生需求和感受结合在了课堂学习评价中去。例如有很多同学谈到让同学相互评价时教师应该参与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评价内容,以便于学生在评价中的真实性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对3+3课题实验的办法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其中学习成绩评价的公平性、可操作性、评价的内容全面性是学生最认可的地方的部分,学生要对每次课及时评价的积极性提高了,对平时的积分积星累计作为期末的成绩很感兴趣,体育课堂成为学生体育学习成绩评价的重要渠道,有利于了课堂教学;
其次,学生的相互团结和配合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因为每一次的成功都有可能获得相应的奖励,每一次奖励都是都合作、勇敢精神等表现的进一步激励和提升。

3、实施内容分项的专项研究

好的课题研究是培养科研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怎样把教师的积极性和作用体现出来,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分专项负责的方式。在与课题领导小组研究后,对实验教师分为两个小组并确立小组长,把评价的意思形态和身体能力研究为核心研究,把课题管理课题实施作为保障,有效的提高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几个具体的实施项目都在各自的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老师对体能评价的实验中,以学生自身体能成绩、进步幅度与体质健康成绩相联系起来,较好的处理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体能发展的需求。

4、加大、加强学习力度,以新课程的相关精神和内容为指导,通过专家引导和外出学习,自我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我们体育组成员参加了课题《高考体育专业训练策略与计划》,为了真正探索出一套高中体育创新模式,在实施中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理论。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公开教学研究。用课改理念寻找策略,吸引学生自觉、此基础上为了使训练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有所发展,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专业人才,在体育专业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展开了专业训练的有效策略研究,其目的是让更多的体育高考生达到体育专业的要求,体育教师探索、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已见成效,现将阶段研究工做总结如下:

1.认真对待,稳步推进

2.组织培训课题研究的教师。利用网络、专注自主学习,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积累业务知识,并做好业务笔记。

3.确立了参加训练的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主体的研究,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以及训练时间的长短对成绩进行分析。

4.坚持训练有集体备课和听评课活动,注重训练问题的研究。围绕课题的研究,坚持集体设计、实施于训练、教学反思、师生评价的模式。

预期研究成果初见成效

1.充实了理论,转变了师生观念。重视学生,调动和开发学生潜能,使体育训练有针对性。2. 活动的内容很多,达到了多样化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校际交流、模拟考试、亲临现场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各校训练能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活动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交错进行,每个活动都有针对性,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训练的有效性。

2.进行数据跟踪各位老师在总结时能够全面进行总结,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也能从问题中总结教训并作进一步改进,需要进一步细化从数据着手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即从学生的开始训练、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发现各个阶段的变化规律,这样更有利于改进训练手段。

3.对学生进行跟踪,从中发现训练手段与方法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以及开展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发现其中规律以及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

4.第一阶段工作有困难的存在,也有收获的喜悦,下一步我们课题组成员将扎实工作,再接再厉,继续深入研究,相信在以后的时间当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将会在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过程中成长,在总结、交流、互动中不断完善,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为心理教育,其课程目标主要是受教育者通过教学活动心理素质得到培养,心理机能得到提高,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作为面向青少年的一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教育手段,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贯穿课程始终,加大了对所教班级心理教育的力度。在工作中注重向学生渗透各种心理学知识,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本学期即将结束,下面将我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本学期工作:

1、随着自我意识和独立性的增强,学生的心理困扰也会不断增多,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的心理学知识,组织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做到悦纳自己,并且经常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所以,我在课堂教学时能够做到形式灵活多变,讲解复杂的心理学理论深入浅出,注意联系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

2、与学生进行专题心理健康知识的讨论,对于个别心理问题较明显,行为偏常的学生进行了及时、持续的辅导。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活动室来帮助这些学生。在整个辅导过程中我都是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心理辅导,不太强调老师的身份,同时也注意为这些学生保守秘密,让他们觉得安全、可靠,获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更好地把问题拿出来共同解决。课堂上,也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加以宣传,让学生们对心理辅导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

3、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查阅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学习,消化吸收,将之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渗透到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并撰写在信息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论文,将实际经验和做法形成理论,进行交流。

以上是我本学年在心理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实际工作,年终岁尾,对本学期的一些工作进行一下回顾与总结,当然还有很多不足,我会吸取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弥补,并始终如一地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分析现行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研究》这个课题很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我积极参与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一年来,在校领导的组织下,我通过外出学习,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我认识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性。现将一年来参与该课题研究活动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

认真听取李萍老师组织我们学习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理论依据以及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对初中生课堂上学习数学的积极心里与老师的教学行为的影响有了初步的认识,我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研究任务。

二、丰富教学设计,在数学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每个学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发展的、潜能末充分开发的人。我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强调对的学生“信任”、“真诚”和“尊重”,给学生以“无条件积极关注”,使学生在课堂中无顾虑地、真实直率表达情感和想法,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探讨,并能灵活地运用“倾听”、“理解”、“情感反应”和“鼓励”等技巧去引导学生,避免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个人评判。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三、个案观察跟踪,矫正学生错误的心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要使现代中学生中的多种错误心理得以矫正,并最终消除,必须在弄清其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准确划分类型(逆反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认真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矫正对策,且在具体执行策略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同时我们要尽量的给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多鼓励少打击,多理解,多关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活动富有成效。

四、开好心理健康班会:本年度主要开了《我自信,我快乐》,《换位思考,多些宽容》,《正确认识早恋》的主题班会。从中学生从故事资料、视频、歌曲、诗歌中领会班会的主旨,在活动中实践班会的的情感目标,学生基本上能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基本达到了召开主题班会的预期的效果。

五、个人获得的主要成果:广西级

论文:《教师教学行为对农村学生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三等奖

教案:《换位思考,多谢宽容》二等奖

六、存在问题:

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习的压力、青春期的烦恼等而且这个似懂非懂的年龄段,接受得快,变化得也快,但有许多的东西是他们无法理解的,也是无法分辨的。而我们广大的农村父母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孩子主要由祖辈管理和教育,他们的许多观念与思想跟现代社会可能不相适应了,导致孩子们所受的教育是矛盾的,使他们年幼的心灵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极有可能产生某些心理问题。而我们带的班级很大,学生很多,所以不能把各个学生都跟到位是我最烦恼的问题。

第一次参加课题研究,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和艰辛,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但我相信,凭着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我一定会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地成长,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自《课改背景下在民族中学构建汉语文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以后,我们就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工作中去。从20**年5月开始,我们积极准备,搜集了课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现对这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小结。

一、开题报告之后,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我们经过认真讨论,拟定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初稿并通过审核,经课题组审核后形成了初步的方案文本,为以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中拟定的进度计划,我们做了以下一些工作:

1、以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末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对九年级学生上课听课状况以及自己的课堂教学、课堂组织、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行为等整体状况做了问卷调查,且做了简要分析。

2、搜集了一些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论文资料进行学习。

3、积极参加教导外和教研组组织的有关课题研究学习交流活动,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意义、方法,提高了对课题研究的认识,掌握了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为以后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打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还只是在初步阶段,有待于进一步学习提高。

2、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不够科学精细。

3、研究资料缺少,需要从更多途经搜集充实。

自从开始确立课题到现在已经快一个学期,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做研究课题的艰辛,也收获了许多,也为进一步的开展研究积累了充分的经验。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的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也对传统的教学程序进行了调整。将老师的教受者地位变为了指导者、引导者的地位,从而更好地让学生体验,交流和分享知识。

“先学后教”首先是学,让学生自学。我带的学生他们从来就不曾有自学的习惯,将课堂交给学生他们一个个就没有了方向,觉得无所适从,甚至有的学生有抵触情绪不愿参与到自主学习。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确定了先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每节课都开展五分钟自学,然后让学生将主干知识自述一次,已巩固预习的知识,或者用笔记的形式上交。还要做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心里的顾虑,也让他们体会到自主学习在获取知识上的有益性。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学生已基本上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会自觉的在课前进行预习并能做好笔记。

养成自学的习惯也仅仅是这次研究课题开展的开始,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要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和督促学生学习。因此,我又对学生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在划分学习小组的过程中我对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了摸底,还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了参考,也充分考虑的学生自身的要求,最后将所带班级划分为四个学习兴趣小组。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他们还主动的为小组制定了组名,有的小组还有自己的口号。每个小组确立组长一名,主要负责领导小组预习和学习,并检查学习效果。组员之间是相互督促有疑问就共同解决,不能解决由组长汇总,最后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学习小组建成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扬,原本有怀疑抵触情绪的学生也很快的融入其中,课堂氛围大有不同。

在学生自主学习已经培养起来的情况下,我又增加难度,让学生寻找问题并自己讲解问题的答案,可以说这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始时几乎没有学生参与,我就不断鼓励,让每个小组选定一名发言人所有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问题给出答案再由发言人讲解。但是这样也出了很多问题,有的发言人声音很小,有的答案不正确这都影响教学的流畅性。经过多次的探索我将这种模式主要运用在讲解综合探究课中,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也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目前的课题研究我还是放在调动学生的学上,我认为这是很主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环节没做好那我的课题研究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先学后教”解决好了学生学,然后在后一阶段就是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希望不断的努力完成这项研究任务。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目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如: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点、一般的操作方法,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2、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态度等诸方面应获得和谐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真正积极参与的关键是教学方法情感化,因此,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学而不思则罔”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成为自己的知识,自学就是两者的桥梁,这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直接或间接提供与新指示有关的旧知停靠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学贵有疑,“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把“你今天学到可什么知识?”转变为“你今天向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明确提问不仅使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其次,把课堂变成学生交流学习问题的地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出问题。课结束前,根据学生的表现,评选出“提问人”和“问题“,以调动学生参与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多思多问”的问题意识“。

4、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我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于那些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那些力所难及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解决,而那些力所不及的问题,则需要教师引导解决。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是独立学习有机的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真正的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祝愿每位老师(包括我自己)在辛勤的努力下,都拥有这么一批可爱、乐观、上进的学生吧。

小学生是个鲜活的个体,很多孩子在数学课堂中表现活跃,在完成作业时却有很大的落差,表现为对待完成作业的态度马虎应付,正确率不高,个别学生还表现懒得完成作业,一提到做作业就烦,与家长抵触、撒谎。导致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重要的原因是经常布置作业的量多、难、孩子不感兴趣的作业,慢慢的使孩子对做作业产生厌恶之感。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设计对教师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其中尤为重要一个部分是作业形式的设计及其评价。对作业形成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并进而设计新的作业形式非常有必要。本学期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本着上面的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研究。具体工作如下:

一、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全体成员在课题核心成员带领下,每个月学习一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用已有的经验指导我们的研究,找准研究的方向不断提高研究水平。

二、切实开展研究工作

1、本学期集中课题组成员学习本学期课题研究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方向。

2、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组活动计划和要求,切实了解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本学期的重点研究工作是:作业的形式、结构、内容的优化策略研究。以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作业,构建适合小学生有效的作业操作的模式。

3、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由该组教师在课题组织的协调下,定主题、定内容、定形式主持活动。

4、本学期要求课题组成员要上好一节“课题研究汇报课”,并做好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课堂教学评议记录、课例研讨记录。

5、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求能根据自己的实践及时反思、总结,整理成文,一学期至少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教育随笔、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或作一次课题研究小结。

6、加强课题网页的建设。本学期要求各课题组成员能将参与研究的活动资料(文字和图片)及时上传,以丰富网页内容,实现资源共享。

7、期末写好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套阶段性研究成果。

8、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

课题组成员善于总结,及时把自己平时研究心得记录下来,撰写体会或总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论文、案例评比活动,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三、成效及困惑

成效: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可怕,体会到了数学作业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体会到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体会到了数学原本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的课题组成员在切实关注如何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爱教了、会教了、善教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有效性在逐渐提高。通过一学期的课题研究,教师的相关理论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他们深刻体会到课堂作业的重要性,紧紧围绕“有效”布置与批改课堂作业,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初步形成。

困惑: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活动方式,又要考虑练习活动的具体内容,把握好练习活动的度和量,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实验效果明显。但是实验并不能解决教学中所有的问题,在“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研究”中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1.练习创新性不够显著

数学练习对每个教师的每一节课都是非常重要,教师们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练习环节使出了浑身的解术,并且许多练习活动内容和形式本身就有效。在实验中我们也大量的在使用。所不同的是课题组的老师在这些练习中引入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加强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练习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原来要求书面完成的练习把它变为需要动手操作题,把练习赋予新的意义。但是“有效课堂练习”实验的创新性不够突出。

2.练习活动量的控制

实验中,教师精心设计练习活动,练习活动题做到“百里挑一”,但是在实践练习操作中,对约占33%的学生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有效,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练习量偏大,练习量的控制把握不够精确。

我校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的基础上,从20**年10月20**年3月是课题实施研究的第二阶段。近两年来,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按照课题实施阶段的研究计划的步骤,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达到了预期研究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从组织上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在校长的倡导下已成为全体教师

的共识。本课题由曹利校长担任课题主持人,艾玉蕾、张敦洲、伊祥倩、魏延峰、孙建锋任课题组成员,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经验,有独立承担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能很好的开展课题研究。

明确职责,落实任务,确立实施方案,形成工作计划,制定各项制度。实验教师要认真学习《教育技术学基础》(《教育心理学一认知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字化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每学期都进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比赛,在校内外都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开展各项活动的常规制度,从措施上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

课题各项活动的开展,是对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只有精心开展好课题研究中的各项活动,课题研究才会有所成效。因此,课题组要求各课题研究人员在开展课题活动前必须精心准备,认真开展,活动后用心整理材料,及时总结分析,撰写相关的文章,对活动及时反思、小结,分析研究活动中反映的问题、活动策略、实施过程的的得与失。以便在下次活动中改进、提高,更好地开展课题研究。在活动开展中对研究出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人员,课题组给予奖励。

三、各类研究活动有序开展,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效果。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课题的研究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年6月20**年3月为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20**年10月20**年3月为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第三阶段:从20**年4月20**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围绕本课题,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收集工作和调查研究等,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从网上下载了一大批与优质教育资源及课堂教学效益相关的文章,进行学习研究,提出了我们对本课题研究核心概念的认识和界定。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从20**年10月我们进入了课题研究的第二个阶段实施阶段。我们查阅、钻研相关资料,作好理论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我们课题组全体人员学习了相关的大量的理论知识并写出了深刻的学习体会,同时我们也密切关注省内外的研究成果,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借鉴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在实施阶段,我们按照任城区教科室和学校课题组的统一要求,紧密结合本课题研究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计划:

(1)明确课题组成员以年级为单位具体分工,严格按照研究进度要求开展研究。

(2)收集20**年10月20**年3月学生的手工制作、绘画作品、实验课学习日记、试卷等课题研究第一手材料。

(3)收集整理之前我们课题组教师所自制的教学课件,并储存在校园服务器,便于课题组教师参考,或者讨论、修改,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
另一方面是通过其他渠道,比如网络、参考其它教师教学等方式,通过二次加工、借用,提高课件质量,运用于自己的教学。逐步完善课件集。

(4)下载、完善视频动画资源。

(5)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方案,研究课件的修改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灵活使用。

(6)相互听课,及时评课,经验总结,撰写教学反思或经验论文。

(7)组织专题讲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8)努力开发各年级学案,加大使用学案导学力度,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9)定期召开课题组座谈会,认真分析、总结前一阶段研究工作中的收获和失误,明确后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

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在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我们将撰写出优秀研究论文,撰写出研究的工作报告和实验报告,优化资源配置,盘活课堂教学,使农村教师能够站在较高的起点从事教学,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村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催生农村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性变革。开发出具有学科特点和年级特点的优质教育资源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强调资源的适用性、有效性、通用性。对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与教学相关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认真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中优质资源的整合应用策略,得出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指导课堂教学实践。

四、存在的问题与探讨

1.虽然实验教师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比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关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的研究对农村小学还不多,对于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益,还有待全组各学科教师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并总结出实践经验。

2、我们课题组教师应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教育资源的能力还不强,利用多媒体和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益的作用发挥还有待提高。

3、学生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意识还不够强,合作学习的能力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加以强化。

4、有的教师思想不够解放,胆子还不够大,反思和改进的的意识还比较弱,要继续加强。教师劳动量大与课题研究产生矛盾。

5、教师队伍自身教研能力有限。需要有关专家的指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还要把应用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效益的研究继续深入探索下去,使优质教育资源在农村小学课堂上绽放出璀璨的花朵。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丰富显得枯燥乏味。因而课堂上,老师难教,学生学得也很辛苦。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在识字教学中增强趣味性变得尤为重要。现将趣味识字教学课题研究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本阶段研究任务

把识字教学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深入渗透,探索语文趣味识字的有效方法。

二、研究重难点

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探索语文趣味识字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增强学习的兴趣,使识字教学有固定的方法可寻。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课题组成员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行动中进行,这其中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四个相互依赖的基本环节。

3.案例研究法收集典型的趣味识字案例实录,进行研究分析。

四、阶段研究活动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具体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准备阶段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在家长的配合下进行并完成了前期测评,记录天一新城小学

了珍贵的数据,把班里孩子在入学前的识字量汇总了基本精确的数据。前期测评的结果显示,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对于一些简单的生字都能记住字形和字音。

(二)研究阶段

1.定期学习关于趣味教学的理论著作,学习他人在趣味识字教学方面成功的做法。如利用游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用游戏进行识字教学,集中识字时用摘苹果的游戏,采花粉的游戏等。

2.大量查阅、收集前期成果的相关信息,借鉴网络资源,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行调查分析。以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上好每一节识字课。

五、阶段研究成果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从效果看,是基本令人满意的。实验一定程度的达到了预期目标: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

(一)卡片识字

以前在教学时,总是由老师出示生字卡,学生认读,然后对音、形、义进行讲解,然后学生抄写三次或五次。但是现在需要识记的字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因此必须要提高识字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在生字教学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生字卡识字的方法。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认字,读字,再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制作卡片,内容包括在卡片正面写拼音,相对应的汉字,背面写两个词语,再用其中一个词语写句子,最后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这种既动脑又动手的识字方法代替了枯燥的抄写,而且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来,做学习的主人,通过他们的眼看,耳听,口念,脑想,手写,增强了对生字的感知。

(二)比赛识字天一新城小学

小孩子的表现欲很强,在教学很有趣的课文时,我采用分角色表演读,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表演读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这样,其他在听的学生听得特别认真,并及时纠正其他同学的不足,哪怕是一个平舌音或是翘舌音,他们都会比老师还注意。在教学《荒地》一课中,我点名孩子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进行比赛,看谁能读准字音,每次通过比赛,学生都会提高很多。

(三)猜谜识字

猜谜识字也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受孩子们的青睐。在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如何做字谜,如在学习生字时,我首先拿出生字卡片问孩子们:看到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能干什么?孩子们十分踊跃。“我能讲个关于乌鸦的故事。”“我能给‘鸦’字编个谜语”。孩子们根据不同字的构成编字谜,这样激发了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游戏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学习能力明显增强,而且趣味十足。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各种识字的游戏。如:给形近字找伙伴:牛午,为办。将其它生字宝宝以苹果的形状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们以摘苹果的方式比赛认读。这样不仅识记了生字,还让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氛围中做做运动,放松一下心情,学得快乐。游戏符合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动中记。

一学期以来,通过各种教法,各种途径,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熟练地掌握所学的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学习由枯燥变为有趣。识字教学变得轻松又愉悦。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有限。不能及时把研究资料以文字的天一新城小学形式呈现出来。

(二)由于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许多工作不知道如何开展。(三)有些课题任务很难检测,如:对趣味识字教学的评价等。

(四)学生方面:存在着两极分化七、下阶段研究重点及预期成果1.下阶段研究任务

运用探索出的识字方法,查漏补缺,不断优化这些方法,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趣味性,是学生乐于学习。

2.下阶段研究重点

运用趣味识字方法,探索有效运用的方法,使趣味识字方法真正行之有效。

3.下阶段预期成果

把探索出的有效的趣味识字方法运用于我们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升级达到趣味识字的目的,使学生乐于识字,快乐识字。

科研课题阶段性总结

“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课题,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确立子课题,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此刻已经一年时间了,一年中,根据科研资料把科研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中,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自己逐渐成长。回想这一年来,虽然忙绿却感觉很充实,在研究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了困惑与不解。现将自己开展课题工作以来的状况总结一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

这一年根据校园“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大课题的统领下,我首先进行了理论学习,结合认识及班级学生具体状况,确立了自己研究的子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确立好子课题之后,做了一份前测调查试卷,分析了学生当前的状况,制定好自己的实施目标与方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实施。平时阅读理论书籍,让自己在理论上有依据,是自己成为知识型教师。并且每月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摘抄,每学期根据自己的教学中的得失书写教学案例及反思,分析学生发展的个例。准时参加校园根据教科研课题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在活动中用心交流自己课题研究中的收获与疑惑。

在开题立项时,请来教科所老师指导确立子课题;
确立课题之后,本人用心参加了实施阶段课题展示课,给教科所专家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了培养校园老师成为学习型教师校园请来教科所老师为大家作了精彩讲座,等等。

二、取得的课题研究成果

这一年中,首先自己提升了认识,取得了必须的成果。给专家上了课题展示课,在读书讲座的感染下,写了论文,在国家获奖,区级获奖。同时指导学生学生的作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自己积累了很多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为自己的科研和教学带给宝贵的经验。

其次,学生得到了收获。此刻学生由原先的不知提问题,能主动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也有浅显的向有内涵的发展。并且还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不当之处,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课题中的五角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带引号(以前教材上有),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苹果里到底有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言,这时一个孩子满脸疑惑,小手似举非举,眼神中充满着不解却有不确定。这时我提问了他,他吞吞吐吐的说:“老师,我认为题目里的五角星要加引号。不是真的五角星。”最后的声音能够说低不可闻。这让我喜出望外,孩子有了疑惑,敢于质疑,还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的孩子不恰恰缺少这一点精神。难怪孩子这么为难,的确,质疑的是书本呀。我狠狠表扬了他一通,并把老师之前的想法说了出来,同时告诉孩子,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他们在必须基础之上,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敢于产生质疑,这才得到新的理论,发明新的事物,如果不这样,社会将永不会进步。此刻我们的任务教授他们知识,而是培养各种潜力,可能孩子此刻的想法并不完整、成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这种潜力,思想、观念就会日趋成熟、完善。

三、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一年过去了,课题研究中有收获的同时也有困惑。

1、为了问题而问题。部分孩子不是发在内心想了解某些东西主动朗读,质疑,而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老师要提问,不说不行。这样就产生了问题肤浅,没有内涵的现象。是课题研究走形式,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2、有了问题不解惑。

问题提出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部分孩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已提出问题就是结束,而止于思考,解惑做得不到,如何调动学生有疑之后主动解惑是下面要做的重点,因为只有疑,而不能得到解决,是没有作用的。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下面的研究中我会再接再厉,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争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扎实,让研究成果为更多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

课题阶段性总结

近年来,我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遵循素质教育的规律,结合校园教育教学的实际,及时而广泛地开展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实验活动,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已初步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现代教育观念的确立、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等已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和追求目标。过去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法已失去了它的市场,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教风与学风正在进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自主学习的时空渐趋拓宽,同时,学生的个性特长也得到了发展,学生素养也得到了提高。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力求体现如下目标:

1、全面性。素质教育第一要旨是面向全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使每个学生都能用心参与,都能受益。

2、主动性。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用心性和主动性,把学生学习的需要变为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求,变被动式的吸收为主动式的探索,使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探究性。教学中,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透过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个性是探索精神与创新潜力的发展。

4、合作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相互沟通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总之,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获取新知的潜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潜力。

二、课题实验的管理

1、建立领导机制,确立实验班级。

在市教科院的亲自指导下,校园成立由校长、教导、教研组长、

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的实验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管理、指导及实施工作,并确立了实验班级和实验老师。

2、加强师资培训,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学实验

扎实深入进行的基本保证,加强师资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根本措施。校园组织教师学习第三次全代会精神,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增强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提高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组织教师学习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促使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学习观、教学观;
鼓励老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潜力,使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改革之中。

3、重视课题研讨,及时总结经验。

我们把实验课题分解成几个子课题,要求实验班的老师应围绕一两个子课题进行研究,举行经常性的教学漫谈,认真积累资料,做好个案分析,写好课后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每月份写一份阶段性试验成果报告,每学期举行一次观摩活动,力求辐射一片,使其他老师也能用心参与课题研究,并认真总结经验,撰写成文。

三、课题研究实验采取的策略

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为体现实验目标,我们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一)、营造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期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个性强烈。”为了满足学生这种需要,我们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首先,我们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的位置,服务者的地位。热情鼓励每个学生,实实在在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气氛,努力创设让作为主体的学生亲自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的氛围,使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用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选取,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教学过程转成学生自觉自愿的探索过程,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学习中大胆提出问题、异议甚至批评、反驳,正确看待学生的插嘴和错答现象,多宽容、多鼓励、少指责,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热爱、尊重、期盼和鼓励中,就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就会以探索者、研究者的心态进入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为创造性地学习埋下伏笔。

(二)、改变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自主探索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迫切的任务。

1、扩大自主空间,改变学习地位。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方式的改变,为他们带给了一个展现个体发展的舞台,每一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思路,选取探究的主题和探究的方式。另外,我们改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带给给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平台,在这个空间内,学生能够不受任何人的强行指令,他们能够自己提出学习任务,选取学习伙伴,思考学习时间,设计学习过程,能够自由地将自己的发现、想法和结论说出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共享。

2、提倡合作探究,培养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过程,是若干个体共同协作,相互提升和影响的过程。我们充分发挥每一个体学习的用心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彼此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使课堂教学构成一种巨大的磁力,吸引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互补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潜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老师让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假如你是比萨城的一位记者,听说伽俐略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试验,你会有什么反映?你会对他提出什么问题呢?这样一问,激起学生对新知的渴求,产生了强烈的交流欲望,思维的火花频频燃起。他们围绕课文资料展开充分的交流探究,在深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大胆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你为什么要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公开呢?”“你这样做是否有科学根据呢?”“你这样做是不是太固执、太胆大妄为了呢?”“亚里士多德是个有权威的大哲学家,你怎样敢否定他的说法呢?”“你这样做是否违背人类的真理呢?”……学生课堂表现异常活跃,始终处于自主探索的学习状态,有效地培养和开发了创新意识和潜能。

4、引导质疑问难,发展创新思维。

孩子爱提怪问题,爱钻牛角尖,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就是顽劣捣蛋,考分的高低、听话不听话几乎成了家长要求孩子、老师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殊不知长此以往,孩子们就会构成思维的定势,习惯于为应试而学,习惯于依葫芦画瓢。其智慧的火花就会逐渐熄灭,创造的勇气就会逐渐丧失。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常有疑点,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才能常有创新。这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这不仅仅无碍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还会在此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成效

近一年来,我校多数教师理解了“农村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这一实验课题,并大胆进行课题实验,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构成了初步的经验,培植了一批优质课,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水平教学和研究潜力的校园群体和教师队伍。

2、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透过开展课题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积累、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方面都有相应的提高,在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竞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3、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明显,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然实现的过程。

六、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超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因此,提出如下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改水平。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潜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改水平,使课题实验顺利进行。

(1)、严格要求,勇压担子。

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对他们勇压担子、加砝码,要求青年教师把压力

变为动力,努力钻研业务,苦练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

(2)、加强培训,促进群体。

鼓励教师努力学习,用心参加各种培训,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改革教学,将多邀请教育行家来校讲座、听课、教研,使全体老师都能受益,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我校课题虽说已是省级的实验课题,但实验中仍会出现些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用心倡导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享受到浓浓的乐趣,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课题实验目标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

课题阶段性总结

一、分工到人,明确任务。

自从《快乐想象——小学低、中段英语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这一课题立项后,课题组即按制订的研究进度进行讨论,进一步细化了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使课题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确怎样去操作。在此基础上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了理论学习和课题研究的培训,为课题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群众讨论,各抒己见。

为使课题顺利实施并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教科研潜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英语组在业务学习时间经常进行课题研讨,重点讨论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为此,杨燕丽老师提出了‘低段单词趣味教学’研究,从‘拼音教学法’拼音、英语最佳结合点,自然拼音法,英语拼音学习有三大好处来讲了‘拼音教学法’优势,又从‘以旧带新’法、象形趣味法,唱念法,游戏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对大家的帮忙很大。黄秋燕老师又从童话入手,在英语课堂中带入童话,借童话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借想象有效识记词、句,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取人之长,为己所用。

在09年11月,我和秋燕老师、许剑英老师、赵钰佩老师有幸参加了诸暨市第三届小学“百家论坛”教学研讨会暨“西施故里”第十一届特级教师教学艺术观摩会。聆听了浣纱小学楼飞燕老师执教的五年级《Whatcanyoudo?》,应店街镇小孟琴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Unit5PartALet’slearn》及海亮校园的外籍教师WalterPaulSchoenfuhs,Jr执教的五年级《Topic:ThanksgivingDay》还听了海亮校园,留英硕士郑继红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运用“四寓教学法”实现课堂有效教学》。听后受益匪浅,尤其像郑老师的报告也同样讲到了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与我的课题虽方法形式不同但目的相同,真可谓是殊途同归呀,有好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说楼飞燕老师与孟琴老师在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方面,都想到了借用音标教学,落实单词,而且注重板书设计,词的层层深入,思维的逻辑性,归类教学,儿歌的巧妙设计等,从多方面吸引学生的感官,有效识记单词词句。真如省教研员郑文老师讲的那样,要创设有效的语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几个听课的老师在教研组内进行了听课反馈,大家谈了自己的所得所思,课题组每个成员都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要把一些好的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在09年12月份再一次召开了课题组会议。会上对课题组成员的一些困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使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课题研究的重要好处,明确研究目标、懂得研究方法、选准突破口,保证各自承担任务的完成。

四、发挥特长,优势互补。

课题超多研究工作要靠实验教师个体的思考、实践、反思、改善。课题研究坚持发挥教师个人研究特长,比如说金海丽老师这几年在语音教学方面花了较多的心思,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她就着重在音标教学这块资料上研究,在业务学习时,她谈了自己音标教学的心得体会。像周洁老师在唱唱跳跳方面比较有优势,就由她来研究英语儿歌等。总之,课题小组发挥个体特长,优势互补,及时调整改善课堂教学方式,挖掘课内外教学资源。

五、及时收集,及时整理。

加强资料积累,对能反映课题研究过程的资料加强积累,督促成员勤于动笔,个性是案例分析、课堂实录、教学反思等及时整理、归档,做好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工作。

六、及时交流,及时改善。

本学期举行优课展示8节,期末召开了课题阶段小结会。由于课题贴近实际,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实实在在的指导作用,因此一学期下来,每个成员都有所收获,如有的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挖掘教材,利用教材的现实性素材,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设计了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这样不仅仅学生乐于探究,还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明显提高。

存在问题:

(1)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对群众活动中典型课例、典型问题关注多,研究多,而对自己个案的课例、问题关注不够,研究不够,个性是对自己个案实践的分析、积累资料不够。

(2)教师撰写典型教学设计、典型案例或片断分析不够深入,即使发现了问题,针对性地改善方法比较含糊,缺少可行性措施。有的实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反应效果很好,他们有实际做法,但在资料中表述不出自己的意图和方法,总结归纳潜力不够。

(3)实验教师的阶段总结中,实例少,虽然总结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策略,但这样做的原因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有何影响,分析不到位。

改善方法:

(1)加强对教材的研究,力争准确理解编排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加强实验后的效果分析,及时改善,做好“回头看”工作。

(2)加强对典型课例、片段积累的分析。在课题组内,做到互动互促互进,强化教师独立思考意识及大胆实践、勤于总结的潜力,充分发挥课题组的群众作用,树立好的典型,发现好方法及时总结,带动全组成员共同提高研究意识。

(3)加强对实验教师的指导、对实验过程的跟踪管理。和实验教师一道设计方案、分析教学、及时改善。多为实验教师搭建学习、研讨、实践的平台,从而促进实验的实施。

一、总课题现状

经过总课题组的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得到稳步推进,研究结构基本成型,人员分编到位,管理规范,建档齐全,职责明确,现已进入实质性的研究过程阶段,各子课题组正在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行动研究工作。

二、前期工作总结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制定《红寺堡二中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建立课题研究规划框架,确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目标,统筹安排,职责到人。

2、自下而上进行个人小课题申报工作,并依据申报状况汇总、分析,初步确立红寺堡二中各维度下的子课题。

3、举行课题研究开题仪式:明确研究目标、行动计划,强化科研意识、职责意识,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4、进行广泛的现状调查研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人小课题的修改、规划工作,完成《红二中教师课题行动研究实施方案》

5、依据教师小课题方案确定校园子课题,分编人员,明确职责,强化过程管理。

6、各子课题召开组内研讨、交流活动,分析、反思、修改、完善行动方案。

7、召开课题组长汇报交流会,加强管理,找出问题,取长补短。

8、总课题组督促检查各子课题研究工作的进展状况,建立建全科研档案,及时反馈、指导、修正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近期教学任务重,“普九”形势急,影响了课题的进展,研究时间过于紧迫。

2、部分子课题组(如HEZ09、HEZ11)人员分散,跨年级、跨学科,增加了小组组织交流、统筹规划的难度。

3、课题研究不少仍然停留在面上,未能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4、个别老师对于课题行动研究认识不到位,也不够重视,习惯于应付。

5、部分子课题组过程管理不到位,形式单一、简略。

6、个别课题思路仍然不清,不明白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7、有些行动假设不切实际,操作性不强,把愿望当做行动的措施。

四、工作目标

1、加强过程性督促与管理、指导与反思工作,把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做实。

2、完善校园规划,提高校园管理整体水平,构建和谐校园。

3、全面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潜力和水平。

4、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构成良好的校风学风。

5、制定出课题相关的一系列评价及奖励办法。

6、构成预期的初步研究成果。

五、下阶段工作安排

1、继续加强教育、宣传、学习、交流活动,提高认识,转变工作作风。

2、做好子课题的整体规划,进入具体研究阶段,依照方案实施行动,关注过程管理,职责到人。

3、部门类课题要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同时要加强合作,取得校园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4、教师个人小课题要尽快由面入点,付诸与教育教学实践,构成过程性成果。

5、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修正、补充工作。

6、加强小组与小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合作、交流。

7、收集整理行动研究中的相关资料,不断反思,及时总结。

2006年10月,课题《张店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教育与调适研究》参加了淄博市教育科研课题的审批,并有幸成为淄博市重点课题。从课题开始实验起,市教育局领导一向高度重视,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课题组阶段性的目标得到扎实落实,至今已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此刻课题组以及各子课题校园正在进行扎实的实验工作,处于攻坚阶段。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做法及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1)”心育心”培训工作。

早在2005年10月就由点到面的举办了三期“心育心”工作,初期是每校一名教师,紧之后在2006年春天举行了第二期培训,每校3-5名教师。透过网络研修,提交作业,理解专家点评,考试结业。学习了八个紧密联系教师工作的专题:师生沟通艺术、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师对策、教师人际关系初论、厌教与厌学、师生心理疆界、青春期问题、教师心理平衡与自我调适、如何应对家长等八个专题。三期是由校园已经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带领校园教师透过观看光盘、书写笔记体会、撰写反思等方式让学习到的理念深入人心,学以致用。

(2)撰写实验方案,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调查我区中小学教师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健康的现状,构成调查报告;
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研究,搜集各种心理健康资料,进行理论储备;
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全区教师心理知识前期普及和课题组骨干成员的专题培训。

(3)聘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和实验人员培训。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教师职业心理现状分析。2007年5月,对全区中小校园所有教师进行了《职业规划与心理需求》问卷调查,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了教师职业心理现状,撰写出调查报告。

(2)召开子课题组校园申请动员会,经过三轮筛选,选出了八个课题实验校园:潘南小学——《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及自我调节》、和平小学——《教师职业规划潜力与教师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城中小学——《教师间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研究》、张店区实验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和调试方法的研究》、淄博信息工程校园——《职业校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压力应对》、南定中学——《全寄宿制校园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压力应对的研究》、马尚一中——《班主任的心理现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

(3)校园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2007年7月—11月举办了“张店区校园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以期提高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培训第一阶段,暑假伊始,教育局为教师心理辅导员聘请了心理学专家讲授系统而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校园教育中的心理咨询》、《校园心里团体辅导》四门课程。个性是上海七宝中学杨敏毅老师传授的教师心理健康团队辅导活动操作方法,为各校心理辅导员掌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带给了鲜活并可模仿的实践资料,引起各校辅导员的热切关注。培训第二阶段,开学后利用四周时间,再次组织各校辅导员开展了互学互助式培训,从对杨老师的活动解析到学员代表的主持体验,以及对潘南小学和城中小学实地观摩习,各校辅导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明晰并用心投入进来。

(4)检查指导各子课题校园工作。

2007年11月份,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各个子课题校园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子课题校园课题开展的状况,并对下一步课题的开展提出可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与推荐。并且把各个课题校园做得比较好的经验介绍到其他的校园,使得我们的子课题校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5)全区校园大力开展教师心里团体辅导工作

目前各校辅导员开始利用张店教育信息的心理健康网站交流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方案,大部分校园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区轰轰烈烈、扎实有效的开展起来,各位辅导员将为全区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拥有健康快乐的心境而勤奋工作。有的校园的教师工作坊以及团队辅导工作,已经做得得很有声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透过组织教师参与校园团队活动,为他们带给一个释放压力的环境,营造一种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氛围,使教师在活动中学会调适心理状态、减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的心态。同时,这样有利于教师用心的心态对待工作,提升专业发展的意识,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也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有对自身职业的良好感受,也才能有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期盼与追求,也才能将“爱与职责”的师德之魂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与实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课题阶段的初期我们主要到达了以下几点目的:

(1)全区各校园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正在持续开展。透过为期两个阶段的培训,各校园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大都能够主持教师团体辅导工作。并且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受到了校园的领导以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起到了必须的减缓教师心理压力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的心态等潜力。

(2)个子课题校园的课题开张扎实有效,有的校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有了必须的阶段性成果。

(3)全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得到了提升,校园也都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并且在校园督导评估中被列为检查项目。为全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得到了提升。

(4)依据初期的《职业规划与心理需求》问卷调查,邹云慧、李东平撰写的《张店区教师职业心理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在资料的搜集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各个校园在进行了辅导工作之后,教师的反思体会没有很好的构成文字材料。以后我们要督促各个校园要及时积累好的经验,并尽可能扩大其影响。

(2)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上的指导。本课题所作的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在全国也属前列,能够直接借鉴的资料不多。这就跟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有效;
这一点对各个子课题校园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为以后课题的推广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开展校园教师屯体辅导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校园领导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有个别校园的领导尚未完全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好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争取早出成果,用事实说话;
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与校园领导的沟通合作,给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带给良好的保障。

一、工作回顾

《传承传统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课题组于20**年7月成立,自课题组成立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阶段性成绩和成果

1、学校管理层和课题研究人员基本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达成了共识,为下一阶段工作打下了基础。

2、完成了课题方案的草拟。

三、好的做法和经验

1、反复调研,前后多次开会,反复讨论斟酌,征求了专家和教师的意见,使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建立在扎实的调研基础上。

2、领导重视,研究人员配备合理。领导亲任课题组组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确保了为课题研究提供力所能及的最好资源。同时,根据人员特长,分别安排了不同研究任务,有利于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3、建立了工作责任制,完善了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制度管理和责任约束,促使课题研究迅速启动步入正轨。

四、主要的问题和不足

1、虽然实行了责任制,但落实得不是特别好,个别研究人员的研究主动性不强。

2、部分教师心存疑虑,支持配合不够。

五、后续研究计划和保障措施

1、反复修改方案,精益求精,尽快形成定案。

2、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首先在全校教师群体中普及传统文化与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理论知识。

3、加强说服教育,赢得广大教师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4、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强化工作督促。

(2005年3月---6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而分享阅读主要就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活动。而这就是早期阅读教育的关键。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在这个学期中分享阅读有计划地开展着,随着更多读本的逐步深入,我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和反思,收获颇深,这种收获有孩子给我的,有读本给我的,有分享阅读理念的冲击。。。。。。

一、督促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定时、定点看书的习惯;
分类整理图书的习惯;
定期上书店及图书馆的习惯;
与同伴,成人互相分享交流图书的习惯。当幼儿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同时也就实现了从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的转换,从而提高了阅读的能力。另外我们还帮助幼儿养成翻阅图书的习惯,认识书的组成部分及其不同功能,如封面、封底、目录、前言、页码,让幼儿知道应一页页地翻书,一幅幅连贯起来看,理解书中所表达的内,从而培养幼儿爱看书。

二、???? 尊重孩子,让孩子成为读本的主人。

尊重孩子,我们就会蹲下来与孩子一样的高、一样的视线、一样的平等。在我们分享阅读整个过程中就充分体现了尊重。分享阅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大书猜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用完整、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孩子能非常逻辑的联系前后画面,并能根据出现的画面肯定或否定自己的猜想,能用非常丰富的语言描述自己独特的想象。所以作为

中国大学网

自实施本课题的研究以来,我们对构建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作一些探索,以实现: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促进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评价方式多样化,改变过于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方法,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和管理者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
评价内容综合化及过程的动态化,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而不只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为此,我们实施了学生成长记录袋的试点工作。成长记录袋记录着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系列的“故事”,是评价学生发展水平、努力与进步过程以及反省与改进状况的较为理想的方式。与传统评价相比,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它能够反映学生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2、将学生认为最满意、最喜爱或最重要的作品装进成长记录袋,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培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的情感与态度;

3、成长记录袋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每一学生特点与水平的教学与指导;

4、成长记录袋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尤其能更好地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5、通过成长记录袋积累有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各种数据与证明,促进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使教、学与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成长记录袋基本上体现和落实了当前评价改革的新理念,我们在看到它许多优势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有其

不足之处:

1、成长记录袋的应用需要教师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2、由于成长记录袋的灵活性大,它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给实际操作增添了困难。鉴于我们的试点工作,针对成长记录袋在推广运用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促进“全面发展”不等同于追求“全优发展”“全面发展”主要针对以往学生评价中过分关注学业成绩的现象而提出的,不仅包含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还要求关注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强调给予全面发展的机会,但绝不等同于“全优发展”。“全优发展”是不切实际的,允许学生身上同时存在优势领域和不足领域,评价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实现个人价值。要避免出现教师片面理解促进“全面发展”的涵义,而苛求学生面面俱到、获得全优的错误倾向。

2、实施评价操作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的教师评价,转为多向。教师,同学,家长和学生本人都作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开拓信息交流渠道,促进被评价者的全面发展。评价分五个模块进行:(1)教师评价;
(2)学生自评;
(3)小组评价;
(4)家长评价;
(5)单元测试。为便于操作,评价工具是以评价表的形式出现的。

3、成长记录袋的应用要得法成长记录袋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方法,应用得法,还会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辅手段。但是否每个学科都采取成长记录袋的方法,则要取决于评价的目的、教师的工作安排和学生的精力等种种因素,不能盲目滥用,造成学生、教师的负担。小学阶段可以综合课程为主。此外,还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成长记录袋,如将成长记录袋集中应用于某一学习阶段、专题或者具体技能,而不必贯穿整个一学期或学年,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4、使用成长记录袋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无论如何,成长记录袋的使用都要有一定的目的和精心设计,更重要的是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即目标取向、过程取向和主体取向,伴随着一系列课程和教学理念、评价理念以及学生观的变革。否则,仅仅是把学生的一些作业收集起来放在一起,哪怕这样做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其结果也未必符合成长记录袋的精神实质。

在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中,如何提高课堂的实效?本人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学,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的进行了一些探索。在真实的教学中,我一直在思索、探索如何能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的体验、感悟,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最近的几学期,我不断的探索创设情景感悟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来获得更有意义的知识。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1、在教学中本人的价值取向是体现思想品德德育的目标,帮助学生体会、建构自己的健康向上的生活,努力到对学生的一生负责。

本人努力遵循本学科的学科规律、学科特点,努力联系学生生活,联系学生思想,联系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努力让自己的课堂成为真正的德育课,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活跃课堂,老师尽可能的激励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努力让学生喜欢自己的思想品德课。当新授课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的时候,自己就会努力创设环节,让学生努力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在自己的生活,然后在课本中写下自己的感悟。例如,写《自己家里最温馨的时刻》、《为父母做件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同学积极交往的故事》并谈在交往中的收获、进行表现“损友和益友”的小游戏、《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的一封信》感受竞争的作用、《给他人写赞美语,同时收他人给自己的赞美》,之后自己在写写收到赞美后的感受;
组织诚信的小品故事,之后谈自己的信的故事和感受。等等活动是自己的一种探索:努力创设属于自己的特色的课堂,探索思想品德课堂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联系,探索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的方式,努力创设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喜欢自己的课堂。

2、自己努力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评价,努力利用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

我在课堂中很注重对学生的积极的激励评价,课堂中我的想法是:我一定要让学生艰苦的思想、复习或记忆后能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感到自己的努力背老师注意到了。为此,我对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问。对好的学生,我总是先提问,我要让所有同学知道他的效率最高、学习最让人满意,我要让所有同学知道他们所背得题目是非常的难以掌握,他们的面对难题时候很积极的高效的解决了问题。他们是速战速决的典范,是我们要学习的对象。我发动其他的学生都要向他们的效率和自觉、高效学习。对与中差生,我也认真对待他们。对任何的我提问的同学,我会努力做到让他们高兴的坐下,只要他们认真的背了,我感到我有责任让他们为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他们有理由为自己的付出收获奖励和老师肯定。我总是肯定他们的优点,他们好的地方,肯定他们面对的问题时候积极行动,他们这样做是很难得的,他们已经很优秀了,他们进步已经很大了,我对他已经很满意了,你已经是我很好的学生了。我总是希望让他感到自己的价值。

总之,老师要在课堂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助燃者。所以本人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努力创设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活动,帮助点燃学生学习、思考的热情。我认为:对学生热情的点燃和激发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对学生的激情和良好状态的保持高效课堂的前提,也是老师的主要工作。要保持对学生持续激情和良好状态的调动难度十分的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成功的进行持续的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总之,在最近的工作还是很给力,思考探索了一些问题,获得了一些收获,同时还有很多问题要自己解决。今后自己要多多的学习,多多的思考教学,多多的写下教学反思,大胆的实践改革自己课堂。同时,自己所教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不好,学生有问题,自己的也有问题,但自己要立足长远,好好反思自己的做法,优化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课堂的效率,正确认识自己成绩,相信自己的成绩会好的。

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们九年级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课题研究为中心,积极参与专题课改活动,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推进,达到了预期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要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首先要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想课题顺利进展,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为使本课题的研究能够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我课题小组对此项课题相关的资料进行大量的收集,在管理上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学习,让课题组成员深刻理解“报刊阅读与学生英美文化意识培养的研究”课题中研究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提高了理论素养,进一步增强科研能力,建立科研信心。这样,就为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具体做法:

1、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反馈结果进行细致整理和分析,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撰写了调查报告。从学生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非常中肯的,也是很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我们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2、课题组教师对所任教的学年课本内容归纳整理,广泛收集素材,按照教材的内容,形成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

3、在此期间每人上了一节公开课,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课的兴趣,优化了教学效果。结合理论学习,对暴露出来的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地方集思广益,精益求精,使得各位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课堂的调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是我们同时要认识到我们的研究工作还任重道远,各方面因素很多。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坚持不懈,通过听、说、读、写的深度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作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绪,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继续深入认真的研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课题进展情况。

本课题自进入实施阶段以来,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按计划全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在学科教学模式中,已初具规模。各位教师能结合学科模式和自身教学风格,开展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取得较好效果。同时,课题组教师连续两年全部参加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每学期每人讲一节研讨课,开一节示范课。组内教师随时听,及时交流、共同研究。通过参赛和广泛的听评课,吸取他人之长,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学期老师们还认真准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例如每学期的教师论坛,大家把自己工作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受益匪浅。通过学校业务理论培训,自学新课改理论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具有实效,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我们制定了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评价方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极大调动学生积极向上学习精神,使学生能以此为动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且在实施中,不断修改其中不完善的评价细则。

二、本阶段研究的目标、具体内容。

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本阶段我们重点做好以下研究工作。

1、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质疑的习惯。

2、增强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共同探讨“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关键词句在句段中表情达意的作用”和“积累文本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和情感色彩”和“学习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 的有效教学方法。

3、继续研究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与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统一起来。

三、本阶段实验做法、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成果。

在本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任务,通过相关的理论学习、培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教学研讨活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经验交流等,及时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个别调整了实验计划,提高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

1、组织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进行相关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课题研究方法等进行了培训。由课题组负责人为参与课题的老师举办了专题讲座,并邀请校外专家为老师们开讲座,解读新课标。明确了本阶段研究的方向和主要内容,课题组成员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撰写了多篇以阅读教学有效模式行动研究为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论文。

2、召开课题组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点面结合的形式,先后举行了多场研讨活动。还组织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二十多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在研讨会上,上课的老师说构思与感想,听课的老师谈看法与建议,总结成功之点,找出不足之处。有时,一堂课试上几次,反复修改,反复推敲,在“磨课”中老师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发展,全校掀起了一股积极投身教科研的热潮。

四、积极反思小结,提升研究成果。

现代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勇于实践,还要求教师成为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角色。在课题研究中,能否自觉积极地进行反思总结,其重要性更是不可低估。一学年来,围绕我们的研究重点,对如何有效地展开构建基于实践的小语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行动研究,我们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也取得了些许的收获。

在借鉴了有关专家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的尝试的阅读教学有效模式的课堂活动操作的主要环节是“以读为主,读中感知”。汉语的意蕴深刻含蓄,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时候,繁琐的语句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感知语言背后的含义?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感训练,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新课标强调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解读文本,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读的指导,需要安排多层次的读文,每一次读文都要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基本模式如下:

(1)自由读。感知课文内容,解决字词,质疑问难。

(2)思读。质疑后,边读边想边议,要读透,读懂。读作为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读懂,边读边想,是促使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更好感知课文,进行语言文字的概括。

(3)细读。细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主要是词句的理解,文章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方面。因此,在初读感知,读中善思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初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赏析领悟。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和教师必要引导、点拨,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在读书中的发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以说促读,让学生思维碰撞激发表现欲,促使创新思维的发展,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4)情读。融情于声,以声、情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五、在课题进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改进。

在课题进展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尚待培养。

2、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倾听能力有待提高。

3、课堂教学中怎样把握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更好地因材施教。

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研究实践中要做到:

1、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一些需要积极质疑的问题,其问题既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又能充分激发孩子质疑精神。

2、注重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主动查找资料的习惯、主动质疑的习惯、主动质疑解惑的习惯等等一系列好习惯。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习目的的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
每个学生都要谈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还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要多为他人着想;
另外也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要主动参与学习。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4、因此应当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方法,分层教学、分层辅导、分层推进,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

针对“课堂教德育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一个多月以来,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研究,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为了使我们的课题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更有成效,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现将开学学以来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课堂教德育研究理论,认真制订好课题研究计划

开学初,在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课题的研究实施方案,填写了课题申请书,根据学校总课题的安排,又修订了实施方案与申请书。以改革课堂内容、教学方法和课堂德育管理入手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拓宽德育教育方式,突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课题组成员研究方向和计划。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科研水平

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查找了一些参考文献,我们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中的研讨,通过校园网上论坛推荐文章,组织课题组理论学习与研讨,组织老师们认真学习课题有关理念,了解课题提出的背景、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突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1、通过监控和随机抽查进行课堂研究,总结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坚持每天公布结果。

2、进行教案检查,指导教师教学设计,在教学目标中突出课堂德育目标。

3、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分小组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课堂教研活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理论联系实际,深化课题研究。

4、征集收集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语和禁语,即将出台。

5、设计了学生学习现状情况调查表,准备下周对学生学习情况摸底调查分析。

6、出台了《教师课堂德育的考核办法》与《教师课堂德育考核表》提请全体教师研讨,经过研讨,最后形成学校教师课堂德育考核办法。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将进一步学习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突出研究实效性,明确研究目标,理清研究思路,加大研究力度,通过强化课题管理与实效性研究,使课题研究逐步深入,确实提高课堂德育的实效性。

一、新观念,揭开创造的神秘面纱。

(一)实验伊始,参加实验的教师普通存在疑惑和缺乏自信的:

一是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都形以提高,哪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二是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以突破。

三是认为应试教育还未能真正向素质教育转变,教“砸”了怎么办?

四是认为即使按实验方案实施,学生是否真正能够接受?

因而忧心仲仲,信心不足,思想包袱很重。针对上述种种思想,课题组负责人经过细致周密的分析研究,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引导教师更新观念,正确对待教学改革实验,明确该项改革实验的意义。

(二)为此,采取了五方面的措施:

一是帮助实验教师澄清错误认识,转变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教育决策,是不可逆转的现代化教育发展趋势。

二是帮助他们辩证地正视教改实验的实质,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任何教改实验都有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既是教学改革,就应大刀阔斧,不要有丝毫顾虑,失败了可吸取教训,成功了可总结经验。

三是启发他们要相信学生、相信自己,坚定教改信念:学生思想活跃,思维灵活,潜能巨大,只要教师“启”得有道,“导”得有法,学生便能“自会”,便能“独创”。

四是课题组负责人身先士卒,开设实验示范课,言传身教,坚定教师的它信心。

五是实验学校经常互相交流、切磋,集思广益,共同的解决问题。

教师认识澄清了,思想统一,信心坚定了,但对“读与写”的内涵、“读与写”的实质仍不甚明确,不可避免地为“读与写”被上了神秘的面纱。课题组负责人及时召开会议专门研究这个问题,认为整个实验的核心就在于“写”,“写”要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不仅指学生的“创”,也指教师的“创”,教师首先要有“创”的强烈意识和积极的行动,才能在教学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创”获得了共识:认为在读写活动中,学生只要能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得出独特的见解和结论,以及其他新奇独特的表现等都是“创”从而为教师揭去了“创造”的神秘面纱,消除了教师的和思想压力,激发了教师实验的积极性。

二、突出学科特点,建立读写写教学的初步框架。

实验的最终目的与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培养具有创造精神人才。创造力是素质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生机勃勃的创造力是现代化语文教育的主旋律。语文教育在发展创造能力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实验应紧紧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突出两大优势:

一是语文优势,语言是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

二是思维优势,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语言的发展对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此,实验的着力点应该放在挖掘读和写的结合点上。因为读和写尽管有着不同的心理过程,但它们是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两种语文能力,显示着不同的功能:阅读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存,发展学生的思维加工能力。写作是使学生在语言的运用上产生新的观念,提高学生用尽可能精而简的语言符号来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的能力。同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学语文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在思考和动手操作上又有其个性特点,这都为语文教学实施创造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条件。正是在上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我们通过归纳概括形成了读写写教学改革实验的初步框架。

1、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指导思想。

树立语文教育整体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活动的作用,把阅读、作文及其他语文能力训练与思维培养、创造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情感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把学生培养成为语文知识丰富、语文能力高强、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能胜任未来学习、生存、发展的富有创造精神的跨世纪创造人才。

2、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原则。

(1)贯彻“爱”的教育思想原则,掌握读写结合的教学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特点,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建立小学语文读与写的科学教学体系。

(2)坚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实行教学民主。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与和谐的学习、创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3)坚持读与写统一的原则,实行大语文教育。把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增强兴趣,提高修养,接受磨练,发展智力和创造力。

3、读与写教学实验的内容和目标。

内容:

(1)抓住读写的对立统一规律。突出读与写的重点、难点和连接点,着力使学生掌握阅读、写作技能的训练点,智力的开发点。

(2)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读、写、思、创的多种能力。

(3)抓住读与写的发展统一规律。进行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着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4)抓住思想教育的渗透点。在读与写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

目标:

(1)实行自读。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学生具有肯定的自我态度和积极的学习情感,产生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从而学会自主选择、筛选信息,根据需要积极地阅读和吸收。

(2)实现自写。在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主体地位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创造能使学生实现自写的条件和机会,从而产生强烈的写作动机,自觉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读写的反复训练中丰富知识,发挥个性,提高读写思创等方面的能力。

(3)实现自创。在读写结合中,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求:是(善于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求佳(掌握事物规律的科学:性),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在学习创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4、读与写教学实验的环节和方法。

环节:

(1)读——指导阅读要强调针对性、选择性、趣味性、多样性、广泛性。

(2)写—指导写作要强调争辩性、生活性、实用性、真实性。

(3)创—指导创造活动要强调活动性、层次性、特点性、艺术性。上述三方面都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情感性、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

方法:实验重在探索,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制定要结合考虑,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1)实行民主(充分体现个性的适应和全体的参与)。实现教师指导阅读与学生阅读相结合。实现教师命题和学生选择相结合。实行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实现题情境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实现教师点拨诱导与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相结合。实行培养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实现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实现学习与创造相结合。

(2)教学方法优化的标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启发性、指导性、多样性、教育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习的主动性、生动性、灵活性、实践性、创造性。教学效率的标准:少时高效、轻负高质,实现实验目标。

5、读与写教学改革实验的管理。

(1)优化学生管理。精心制订课内、课外的学习活动常规,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强化激励机制,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活,知识、技能、智力、创造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2)优化教学管理。实验要做到学习、研究、运用、发展相结合,实验教学要做到形象性、审美性、整体性、创造性的统一。

(3)优化科研管理。把阶段性研究与示范课、探索课、观摩课、评比课、汇报课等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深入调查研究与请行家里手指点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创造与集体创造紧密结合起来。

三、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犐活是智慧的无穷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地。实验教师们认为,首先,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最重要的文化裁体”,是生活的最高体现,决定了语文教学必定要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只有把语文学习置于社会语言文化的大背景上,参加丰富的语言实践,才可能有较深厚的语言积淀和较高的语言表达技能。实验教师在教学中,力求把生活的活水引进课堂,让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做法,既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使用能力,又扩大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走出封闭单一的课程结构的狭小天地,获得更多的资料和信息,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四、把学习的权利交还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自主学习、自悟自得的过程。据此,课题组教师一致认为:

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统一起来”,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去创,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要注意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努力使学生拥有宽裕的时间、轻松的环境和愉悦的心境,让学生时时保持精神振奋、思想活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做到:

(1)自设。学期伊始,根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讨论,共同制订出学期读、写、运用、实践的目标计划,选编阅读篇目,设计作文题目等。

(2)自读。针对不同单元和不同课时,恰当安排好学生的自读时间,提出明确的自读要求。引导学生学会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相应读物和资科,进行针对性的自学,或根据不同学习内容、不同教学活动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吸收。

(3)自写。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结合课内、课外阅读,摘抄精彩语段和名言警句,制作知识卡片,写读书心得笔记、札记。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参观、访问、调查,随时写出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引导学生结合举行的各种活动,进行活动设计,学写宣传、广播、报道稿。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的需要,学写书信、电报、聘书、报告等。

(4)自创。在读写中,尊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深刻性和独创性等良好思维品质,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创造情境,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引导学生经常到图书馆去涉猎,到生活中去掳捉,并倡导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地分析社会情况,考察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习、去发现、去获得。如有的实验教师开辟了“难题征答”、“问题争鸣”、“活动设计”等栏目,以及各种语文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去吸纳、去思辨、去创造。以此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获得创造的愉悦。

(5)自查。指导学生能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正确对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养成查漏补缺、检查练习、修改作文、评价鉴赏等良好习惯。总之,通过上面“五自”,使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能创造。

五、抓好思维和创造的训练,强化学生读与写良好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全方位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由此,实验教师十分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珍惜学生创造的火花,抓好思维和创造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精神。同时,从更高的高度,培养学生具有为阐明某一问题的一致性结论而进行合作性讨论和争辩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简明地报告讨论、争辩的结果和收获。真正把读写听说思创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大胆提问题、谈见解和发表创意的能力。

六、重视赏识和竞争效应,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实验教师在教学中:

一是着力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去研究、探索,抓住规律性的东西,按规律进行教学和训练。

二是帮助学生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受人云亦云的束缚,尊重客观实际,敢于突破大众心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和创造。阅读时要驰骋思维,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作文时要关心社会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情况,有新、实、活的独到眼光,写出有真话实感、充满生活气息和富有时代气息的作文。

三是针对学生心理上、思想上总想得到教师肯定和赏识的特点,把阅读、作文的指导和评估结合起来,对学生提出的独特、新奇的见解和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优美的节、段、篇,用得巧妙的字、词、句恰到好处地给予赏评,使学生因得到肯定、鼓励而增强表达欲、创造欲,从而增强学习、运用、实践、创造的信心。

四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重视竞争效应。这方面最有特色的是把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引进了实验教学中,如语文知识抢答、演讲比赛、抽签作文赛、口头作文赛、比赛、规范用字比赛、书法比赛、故事会、手抄报活动、语文卡片活动、报刊剪摘活动、作文剪贴活动、计算机操作活动、多媒体演示活动等,把竞争机制引进整个实验教学中,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推动了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展望未来,教学改革实验创造的天地一片辉煌。

一、课题的提出

在“五环联动、反思成长”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英语组为了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增强校园英语氛围,要使原本沉闷、紧张、拘谨的课堂气氛逐渐被活跃、轻松、灵动的气氛所替代,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更为投入,学习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由此,我们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该觉杜绝各种短期效益的驱使,与时俱进,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原有基础上提炼出自身脉搏中最为丰富、最有活力的部分,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中去,使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鉴于此、我们提出“如何组织积极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提供充分的条件、给予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的全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研究目标

1、研究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研究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低段,特别是三、四年级的英语口语教学在目前还处在一个初级探索阶段,尚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教师要通过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来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积极主动、积极探索、积极参与。

三、研究过程

1、注重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参加培训,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思想。跨年段的老师更是要区别对待高低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学习规律。认真学习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理论方式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当好孩子们在外语领域的启蒙老师。

2、创建良好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独立的创造力。

3、注重以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验中,我们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课外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英语能力的平台。通过对表现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表扬手段,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4、注重以课题为核心,开展教学工作

四、实验的成果

1、教师的教学思想有了一定的转变。目前,我校的英语教学基本能做到以爱的教育为主体、美的教育为根本、师生平等,互信、教学氛围民主和谐。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两个月下来,课题组每位老师课后有反思,并将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整理成文,写成案例。

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渴望运用交际英语与老师和家长交流。

五、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不够。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羞于表达,丧失了“发挥”的机会。

2、学法指导有待加强。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英语是一门全新和陌生的课程,更应加强对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他们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懵懂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

激情是语文的底色,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激情是一种投入,是一种思维、智慧和情感的全身心的投入,一种自文本开始,由全身心文本“共鸣”引发的生活和心灵的对话,一种自师生心灵深处生发的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一种洋溢在课堂内外无处不在的语文的生命活力。发挥好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不仅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语文教师营造的“激情课堂”就是星星之火,能让学生这一片干枯的急需迸发求知热情的草原,呈现燎原之势。有了激情,教师的语言、动作、体态就特别能表情达意,传情传神;
有了激情,教师的思维将更敏捷,思路将更清晰,思想将更活跃,感情将更丰富;
有了激情,新课程理念活了,钻研教材活了,运用教具活了,采用方法活了,课堂就充满了活力,就充满了灵性;
有了激情,听说读写的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综合实践的安排,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有了激情,就让教师有了魅力四射的形象、内蕴、人格、技巧等,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其课堂就有了魔力。《语文课程标准》上要求的“培养人文性”“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等等,就会自然而然地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感染、熏陶、内化、提高,正所谓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激情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有发展前景,有了激情课堂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主、合作、探究,自信心、好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等等理念都能逐步得到落实、发展因此,激情语文课堂教学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并将会探索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得到落实的有效方法,找到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切入点,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初步研究成果的应用上看,都很有研究价值,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及应用价值。

二、研究进展情况

在研究中,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认真规定了各个参与老师的阶段任务,并要求完整全面的记录整个研究过程,写好调查小结和心得体会,及时提交研究论文等。这样才能能更好的在课题研究中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也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实验情况及效果。并且建立了课题组档案,确保材料及时归档。

目前,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研究情况如下:

1、创设情境,用激情点燃学生。

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不断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思维的束缚,迈入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2.注重价值目标导,着眼发展,着力基础。

从价值观上说,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应成为素质教育的目标,根据课程教材内容的特点,当然可以有不同的侧重,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就得着眼于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是从模式的目标要素、知情意行统一中“知”的方面提的。

3、积累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取更多巧妙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绪。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充沛的激情,才能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才能使师生在相互作用中进行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这样,课堂也就成了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表演舞台,成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激情课堂教学创设方法的研究。在课本中和生活中不断提炼出与教学相关的方法。

4、提高教师激情课堂教学的能力。

加强语文教学的理论修养,提高教学实践水平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语文教师理应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和不断的探索。语文教师要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教学个性的新路子。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重视培养教师专业素质能力,通过集体备课、听各种优质课、交流课,讨论互评的方式,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交流中我们博采众长、虚心求教,不断领略语文激情教学的无穷乐趣,不断产生语文教学应有的激情。

5、正确评价语文激情课堂中的“教”与“学”。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好奇易动的特征,鲜活灵动的个性,自然决定了他们涌动的激情。而富有激情的语文教师,一般都善于通过自己积极的情感去唤醒和激励学生,以自身丰富的情感,挥洒自如地创设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强烈地感染学生的心灵,点燃学生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通过激情课堂教学,改进教师的教学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语文的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历程,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关注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评价;
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等,使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力、认知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6、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激情课堂中,研究学生学习观念,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致力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创新精神”的树立,致力于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变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致力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研究。

三、阶段收获

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参与的教师们亲身体会到:语文课堂激情教学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和谐互动的统一体,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力,改变师生情感冷淡,课堂死气沉沉的情形。教师的激情成为吸引、感染、召唤着学生的力量,学生的激情则是对教师的认可、肯定、欣赏,课堂也因师生的激情而生辉,随师生的笑语而欢腾。这样的语文课堂突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参与性、研究性、美育性以及注重个性、突现主体等特点,能够真正的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占据平等参与、民主研讨、独立思维、自主学习、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让课堂在激情中扩大,又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收到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的效果,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效果明显。

(一)、经过一年的努力与辛勤的劳作,广大教师围绕课题,自觉思考探索,先行实践即时总结。做了一些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写了很多调查分析材料及学习心得,已经初具成果。教师们已经开展了课题研究示范课,并把教案及心得存档。带来丰硕的成果。这一年来,我们的实验老师积极参加课改实验,秦淑霞老师《信客》一课获加区一等奖,刘崴老师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感悟》、李桂老师的《语文教学情境如何创设初探》、杨坤老师的《作文教学如何创设情境》、陈伟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等。

(二)、及时汇总按时归档

课题研究组全体教师都能充分认识到档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档案意识,认真执行教育科研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
所有要求建档材料均已做成电子文件,每位参研教师都能认真负责、高质量的完成自己负责的科研任务,按期交齐材料;
课题负责人做到及时整理各类材料、及时入档,负责档案管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探索实验过程中,我们先后召开了课题分析会、学情分析会,对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及时探讨解决使课题研究工作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在不断总结经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更加细致的进行研究工作,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缺乏一定的研究理论。研究理论也可以说是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需要在综合素养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提升。

五、针对以上情况,计划采用以下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法,使老师的理论水平得以提高。

2、集中培训。开展课题研究理论讲座,提高参研教师的研究水平。

3、钻研教材。教师自己没有感情,就无法激起学生的感情。为此,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体会作者感情的波涛,才能营造激情课堂。

4、课堂上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练习,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

从一年的课题实验,课改实践来看,激情课堂教学研究就是要培养学生:在激情中探索,在激情中成长;
在激情中求异,在激情中创新;
在激情中质疑,在激情中升华。语文激情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年度第一学期课题阶段总结 本学期我参加了悦·行工作室的“让绘本融入生活”课题组,结合园部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和《悦行工作室计划》,我们班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认真开展课题“让绘本阅读融入生活”的实践研究,利用绘本挖掘其中社会性的元素,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一学期下来,我们以老师的引导、家长的配合、幼儿的融入构建一个和谐温馨的书香乐园,孩子们在绘本阅读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创设丰富的绘本阅读环境,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一种能给幼儿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他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阅读习惯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习惯,因此越早越好。从小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让孩子爱阅读,会使孩子终身受益,针对课题的内容,我在教室内创设了“书吧”,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如:要爱护书本、能与同伴友好交换阅读、能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看到内容等。“开心书吧”的书袋里有孩子自己带来的各类书籍,也有在幼儿园征订的杂志,还有平时主题中孩子们收集来的资料书,丰富的图书和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开心书吧”成了班中幼儿最喜爱的地方,一有空就会三三两两地去阅读、交流。平时和孩子们一起看的绘本也都放在书吧里,让幼儿有空的时候再来回顾一下如绘本:《散步》《睡觉》《午饭》《如厕》《我永远爱你》《鸡蛋妹妹》《排好队一个接一个》《亲爱的小鱼》《爱吃水果的牛》等等,通过绘本逐步养成幼儿园的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并在老师的提醒下按要求去做,孩子懂得了在集体中也按讲次序一起排队喝水、如厕,和好朋友愿意分享玩具,未经允许不拿别人的东西等,吃东西不再是很挑食也不再那么任性等等。

二、在绘本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语言是孩子交流的工具,也是交往的一种技能之一。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为幼儿提供各种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悟到的大胆地表述出来,感受说的乐趣,为孩子的语言发展创造条件。绘本书的语言简单幽默富有童趣如:在绘本阅读《亲爱的小鱼》活动中,通过学习猫用“亲爱的小鱼”来称呼周围的同伴,既促进了语言发展又感受到了同伴之间浓浓的友情。《爱吃水果的牛》是一本适合小班年龄段幼儿阅读的画册,画面的动物形象可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中,幼儿了解了许多水果的名称,幼儿通过“请喝……味的牛奶”的句型,和同伴说说的过程中学会了和同伴使用礼貌用语并通过延伸活动,让孩子更知道了多吃水果的好处。幼儿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利用各种机会,有目地的培养有的的语言技能。

三、家园互动,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绘本研究,我们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朋友配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期初,发放了告家长书和绘本的相关知识,让家长对绘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丰富“书吧”。请每个孩子带来了一本图书,并做好标签,丰富了“书吧”,利用来园、午休、离园前的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彼此分享阅读带来的快乐,并和家长共同讨论在家庭中进行亲子阅读的方法和注意点,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各种习惯。让父母教孩子学会讲1-2个故事或看图阅读,并且把绘本阅读与家长开放活动相结合。利用常规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将绘本阅读融入其中,进行家园阅读成果交流。家长看教师上绘本阅读课,鼓励家长坚持记录的“家庭阅读记录单”。

在上一个阶段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本阶段我们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经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让小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安全”的心理需要,才有可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得到激活,从而把教和学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应从多方面努力。

1.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这样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每一位教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有不懂的问题随时无所顾忌的、地畅所欲言,进行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2.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饱含爱的感情。“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学生上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优点反映在不同的侧面,作为教师要善于用真心去发现其闪光点,要认可认可每个学生,不能根据成绩的好坏“喜”优“厌”差,而造成差生更差的恶性循环,甚至是差生对学习丧失信心,对数学失去兴趣,产生畏惧。反之,如果教师一热情的目光,可亲的面孔天天面对每一个孩子,对“差生”多些“厚爱”。课堂上,鼓励他们发言;
课下,多交流,多辅导。彼此建立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忘年交”,其乐融融,才是我们教学成功的关键。“亲其师而信其道”,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兴趣盎然,充满学习欲望。

3.教师要多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课堂上,应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性、鼓励性、激励性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鼓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用美的语言对学生进行熏陶,是对学生懂得信任,对促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量有神奇的功能,更能有效促进课堂气氛的融洽。如;
你真行!这个见解很独特……这些尊重、期盼的语言,不仅是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更是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良言一句终生受益。

4.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乐于尝试探究的学习氛围。实践证明,富有启发的故事、联系紧密的生活实例、动手操作、媒体演示、合作交流等,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尝试探究的氛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情境。如:“问题情境”、“动态情境”、“实验情境”、“讨论情境”、“归纳概括情境”、“应用情境”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尝试探究的欲望,增强学生尝试探究的乐趣,提高尝试探究效果。

二、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要,以学为主,顺学而导,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学习活动,主动获取新知。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乐学、善学、会学、活学,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

1.创设良好的参与环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乐于参与学习活动。新课标要求“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要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以形成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在学生之间创设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生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感互动”的参与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

2.提供广阔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善于参与学习活动。要让学生乐学、善学、会学、活学,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多种有效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1)让学生动手,为自主学习创设契机。我们常说,听了,一会儿就忘了;
看了,就记住了;
动手操作了,就理解了。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必须让学生动手。如数学知识是客观事物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的抽象,具有较强的抽象性。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动手操作,必须使之成为学生可操作的活动,也就是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物化。如“角的初步认识”教学,首先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角,以形成对角的直观认识。其次让学生用纸条做活动的角,以逐渐抽象出角的特征。

(2)让学生动脑,为自主学习铺设通道。学生主体的发展必须要有主体思维的参与,其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上学生创新意识的良好标志。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让学生动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动闹提供空间。小学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他人不能代替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情境,给学生以动脑的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要求广大教师做到: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代替;
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暗示;
教师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镜,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3)让学生动口,为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好问、好说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自己知道的事情想说出来,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想提出来,这是主动求知的表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份天性,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爱探究、喜争论的学生给以及时表扬;
对不善发言,提问题不明确的学生,要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适当的点拨,适时地引导,增强他们“说”的勇气和信心,学生才会乐于“说”。

(4)鼓励质疑,为自主学习点燃火花。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创新的基石。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尽最大的可能为学生提供“质疑”的良机,交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教学中,教师要有不怕“问倒”的精神,允许学生寻根问底,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独创的问题。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的做法是:“质疑”时机不限,可以是课始情境引入中质疑;
可以是课中研讨交流时质疑;
也可以是课后拓展延伸时质疑。质疑作为一种学习能力、一种学习习惯,需要循序渐进的训练。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管提出的问题是否合理、有价值,都要给予鼓励,引导学生从敢问、善问逐步到“会问”。

3.教给参与方法,提高参与效率。“授人以渔”终生受用。因此,教学活动中,教给参与方法,提高参与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是:(1)参与操作时,让学生边动边思,以动促思,获取新知;
(2)参与思考时,提出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
(3)参与表达时,力争做到完整有序,多说关键处,多说知识的形成过程,多说依据,多说感悟;
(4)参与交流研讨时,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善于质疑;
(5)参与各项活动时,积极主动,相互配合,团结协作。

4.给予足够的参与时间。学生有效参与,必须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以便学生充分地思考、充分地讨论、交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不够,他们没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自然也谈不上有效的参与了。

5.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品质。参与还有一个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问题,这就是要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品质。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二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自我评价。三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市级课题结题工作已于**上午顺利完成。回顾准备阶段老师们付出的点点滴滴,心中总有一种情绪在激荡。太多的人令我敬佩,太多的事令我感动。现选取其中的几个小镜头花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我们育才精神,一起聆听育才教师生命拔节的声音。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为了课题能顺利结题,从去年寒假我们课题组就开始加班加点。为了制作评价手册,李恋、沙皓、吴娟、黄慧荣、刘英姿、宋杰平几位负责老师硬是在热闹的春节期间,收住了出行的脚步,将自己关在家中,用心地编制了实用性极强的单元评价手册。制定12册评价手册,共有96个单元的内容。薄薄的一本小册子,老师们要查阅的资料却是一大堆:教科书、参考书、教辅资料、新课程标准,关门闭府一个寒假,我们收获了——《单元评价手册》新鲜出炉了。

《单元评价手册》能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补充《单元评价手册》的相关内容,我们又在思考《周评价手册》的制定,开学初,课题组的老师又紧锣密鼓地商讨着《周评价手册》的内容,短短的一个星期,在张健琴、宋杰平、黄慧荣老师的多次思考与修改下,我们的《周评价手册》又诞生了。

课题组的每一位老师都承担着实施评价手册和整理资料的任务,每个课题组的老师既要承担课题任务,又全是学校的班主任,在处理日常的教学任务和班级工作之外,大家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白天做不完的事情晚上做,课堂完不成的任务课余补,加班是常事。双休日,节假日,课题组的老师不知加过多少班,补过多少次资料。(六一放假时,李恋的男朋友请假回家准备照结婚照、买家具布置新房,放假期间,她与我一道在学校加班两天。)

评审组的谭迪熬老师称赞道:“育才语文课题组成员是一群教育的智者,是一支合作的团队。”也正因为这支团队的齐心协力,我们的课题结题才会那么的顺利,才会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特写镜头一:写结题报告

写结题报告是整个课题工作最为核心的任务。前期工作已经做好了,如果结题报告没有水平的话,我们的工作也会大打折扣。这项最为艰苦的任务落到我们语文组刘英姿老师的头上。平常做事最快捷的她为了写好这个结题报告却花费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初稿写后好,教科中心的专家却提了两个小时的建议,市级结题迫在眉捷,第二天,我、黄慧荣、刘英姿每人负责一个板块,三人既分工又合作,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们基本按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原以为可以顺利过关,没想到,将稿件发过去时,又提出了一大堆的意见,怎么办?第二天就要结题,如果再次修改,我们制作的课件得全部重来,不改,又怕结题过不了关。我们没有思考的余地,只能继续往前走。

没有吃晚饭,我与英姿坐下来,两人先一起商量修改的方向,接下来,各自完成相应的板块,10点半,肚子开始唱空城计,我们才感觉没有吃晚饭。等我们的结题报告忙完,已经是深夜11点,容不得半点松懈,我们又赶紧联系打打印社,制作主件材料,两边的工作同时进行,英姿赶紧做课件,我忙着摆放各种资料、酝酿着着第二天的结题流程。等我们一切完毕时,已经是12点50分。

也不知自己是几点入睡,回家后,简单的洗漱后,便在电脑旁对照课件熟悉稿子。直到第二天,评审组的老师对语文课题给予极高评价,也才稍稍轻了一口气。

特写镜头二:准备典型课

5月6日我们接受了区级课题组的检查指导,**我们又接受了市级评审组的结题认证,两次汇报课都由学校的李恋老师承担。李恋虽然还只有不到一年的教学经验,但李恋却凭着她的谦虚好学,凭着她的热情与智慧,在我们育才学校,在我们语文组快速地成长着。

结题时,评审组对典型课的评价特别高:认为我们的课很好地体现了评价的理念,课堂做到了以人为本,处处洋溢着语文的气息。李恋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与她的努力分不开。不管学校交给她什么任务,她总是非常乐意地接受,非常出色地完成。当然她的出色表现也与同年级组的老师的帮助分不开。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本次课题结题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认同。认为我们研究视角独特,研究的载体设计合理,研究思路清晰,研究过程扎实,研究方法适切,研究报告规范,评为20**年度中小学课题成果一等奖。三年的辛苦,三年的付出,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成长了,进步了,非常感谢我们课题组一路走来,那些关注的眼神,如语文组的全体成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学习的平台,信息组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还有所有的育才教师,是因为你们的鼓励,你们的关爱,你们的包容,让我们非常顺利地结题,在这,一并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一、选题的意义。

从目前大多数义务教育的教学实践看,以教师为主体,以面授讲解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一定地位,直接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成果,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高教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判断和改革,提出新的理念和模式。

教育方法和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就成为把握未来的关键。教师导学法的合理运用,成为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有利工具。我们要反思成功经验,需要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教师导学方法的核心在于优化教学过程,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培养学生思维、判断、学习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阶段主要成绩。

自国家级《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技术行为研究》的子课题——《导学模式的尝试与探索》立项书后,我校成立课题组,制定了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定期召开科研会。

回眸两年多来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
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及时方面达成共识。下面结合我校在此方面的实施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欣喜——实验教师都能积极尝试。

语文、数学和英语教师能够大胆积极尝试。首先是教学板块清晰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汇报预习的能力。如:王淑娟老师虽然任教二年级学生,但是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夯实——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从学生汇报的真实性看出教师注重平时化、常态化的教学尝试。真正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会。

另外,在开展的教研活动中彻底看到实验教师发生了教学理念的转变和学生汇报方式的转变。教学氛围也是非常浓厚的。每个班级因学生的年龄不同预习能力的不同——共同的是学生能走进导学的教学模式——认真预习——有效预习。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发生质的改变——游刃有余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

2、欣慰——团队网络教研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

20**年**月**日晚19点我和**、**、**、**参加了网络教研活动。当我们顺利完成这次网络教研活动——卸载了我当时参与前的忐忑不安的情怀、激发了我们今后的探索意志!当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和我说明参与网络教研的目的时,我很高兴地同意这次活动的同时,也在为我们这次大型教研活动担心效果如何。毕竟是我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活动、毕竟是我们的这个教学模式不是走向了成熟——以展示汇报的方式参与此项活动。但是,我们真的是以虚心向各位网络名师、领导和专家交流后,能给我们以新的启示,促进这个教学模式向纵深发展。

伴着时间的脚步,让我能真实地和各位网络名师进行交流。当我们面对名师仿佛谈到导学模式就像杜郎口的模仿者那样被质疑时,我能以我们这个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和实施过程中的平实化、真实化的收效予以解答后,又面对名师要以课例的形式谈具体实施过程时,我非常佩服我们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谭刚老师!我看到他沉着、稳定、不慌不忙地一边用笔记大家的质疑问题后,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回答后得到质疑者的满意答复。可以说,那一刻我真的感觉青年教师真的需要在这样的平台中历练,促进他们专业化成长。活动后我们看看时间已经是21点10分了。带着活动顺利的欣慰我们更坚定了今后的这个模式的实验信心和今后努力方向。

3、欣然——在课堂评价语言的适时方面达成共识。

通过两年多的教师互相听课,开展教研活动后在评课的时候,教师们都能意识到做课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及时、不适时。都能非常诚恳的表示今后继续在这方面尝试。如:对那些真的通过学习资料辅助预习效果,学生能在课上滔滔不绝谈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的富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就要马上说出,给学生增加预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前学会学习、课上学会的学习方式。

三、今后研究方向。

1、继续提升老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

两年来,老教师的教学尝试存在着——讲的多,放手学少的现象。从青年教师课堂上运用导学模式取得成效看,学生是乐学的。课堂氛围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乐学氛围。而老教师的课堂依然有自己主讲的痕迹,总是不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有效预习方面方面仍需要探究。从学生预习方面看,仍有预习粗浅的现象。如:数学学科只会做课后题就认为预习了。对于创编题肤浅的现象依然有;
语文学科在对文章感悟和对主人公的评价方面提出问题探究方面仍有待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总之,选择了尝试教学模式的创新工作,有实验教师探索的信心、有我的关注心、责任心,相信我们会真正践行教无止境、学有佳径的教学追求!让新时代的教育因我们的尝试,弹奏出时代的最强音!

我组这一教科研课题:“先学后导,先练后教”历史教学模式是区级课题,已经实施一年多,今年是第二阶段。在上一阶段实施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思路仍然是:本组成员通过学习理论,实践再到理论,再到实践,不断的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研究能力,真正的把高效课堂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这一模式的具体做法主要是:教师精心准备导学案,提前布置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先预习;
教师先出示设计好的练习题让学生做,以检查学生所学,对于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引导点拨、引导。简单来说就是学练导教。

在上一阶段实施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师生均有收获,这里不再赘述。在上一阶段我们总结了一些困惑和不足,主要是:

1、导学稿不够精炼,多说老师依赖现成的练习册,没有针对性。

2、学生反映自学的时间不够,负担加重。

3、老师们也反映备课负担加大,甚至有人懈怠,重回老路子,没有坚持。

4、老师课上讲题时间多,有些被动,教学的重难点不能突出,不能引申,影响学生做一些难度较大的灵活题。

针对以上困惑不足,本学期我们的改进措施是:

1、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依托网络,搜集相关的具体做法,每周教研活动时候,大家拿出来交流,取众家之长,并在课上实践。

2、加强集体备课,在课前编制导学稿,印成小卷子下发给每个学生,上面明确课标要求,让学生知道该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并附上精编练习题,课前一天给学生。

3、课上针对学生习题错误讲解,除此之外还把一些重难点讲解透,

让学生掌握知识一次到位。实施一学期来,学生反映不错,不再漫无目的的看书,不再在题海上茫然,学生成绩提高了,自信心增加了。

但我们仍有做的不够的地方,仍有困惑,主要是:

1、教师工作量大增,能否在下一阶段中,也让教师轻松些?

2、授课后还应该有巩固练习甚至是测试,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以便提高效率。

教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需要我们长期的探索实践,学无止境,老师们,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一、语感的含义语感,是语言

使用者在语言的习得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对言语理解、言语生成的综合全面的直觉的语言能力。它的形成和结果以及运用的过程是无意识的。这“无意识”并不排斥意识活动,而是指它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用言语表述。也就是说,语感是一种不假思索、迅速准确、自然而然地直觉把握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的能力。

二、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感培养能有效的将三维目标统一起来,使小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出发,改进语文教学。语感培养能够做到这一点。语感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知识对语感培养起很大作用,语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语感的培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一个体验感悟的过程,在体验感悟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或改变。也就是说,语感培养即不是脱离言语知识、脱离言语文本的天马行空,也不是咬住字词句不放的文字游戏,它要通过字词句通向人的心灵、精神世界,通向生活,通向社会。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可以凭借语感主动地去选择符合自己心理图式的言语内容和形式,从而与活跃于语言对象中的思想情感形成共鸣,在同化与顺应的过程中形成、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人文素质。对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的大量反复的感知认同,有助于一个人求真、逐善、创美。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策略

1、诵读吟咏,积淀语感

诵读吟咏是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诵读吟咏是语言积累的最重要途径,从古至今,琅琅的读书声都是语文课的一大特色,是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的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也可以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咏、朗读让小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诵读能力的培养。读,要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充分体现朗读、诵读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小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文学的情感的熏陶,加强美的熏陶,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要善于用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要重视背诵,背诵的过程是典范语言模块整体储存的过程,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沉淀了文化,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受用终生。

2、积累语汇,夯实语感学习的基础

语感,是借助各种言语实践活动形成的一种内化的语言能力。语言能力的形成,是以大量的存储为基础的。因此,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言语材料的积累。小学生在逐渐养成主动识字习惯的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体验和总结出来的规律的增多,独立识字的能力也就自然形成并得以发展。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小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这就要求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积极调动小学生语感的经验性,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作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当作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否借助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将识字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实事联想起来,能否借助语感的经验性来独立识字是关键。3、品析语言,架建语感学习的桥梁语感,是由语言文字引起的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语感的获得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即品析语言。因此,引导小学生品析的功夫少不得。训练语感,必须了解字词的意义和情味。要鼓励小学生咬文嚼字,考究某个字或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仔细琢磨精彩句子、段落的妙处及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一般说来,从语言文字本身入手的语感训练应着眼于以下几类词句的品析:能够表达文眼(诗眼)的语句;
能表达声音、色彩、气味的词语;
能表达作者感情态度的词语(多为虚词);
表现力较强的动词、形容词;
作品中重复出现的重点词语;
白话文中使用的文言词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叙事性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性语句。

在阅读教学中,应加强词句方面的训练,从课文范例中寻找精彩的字、词、句、段,引导小学生比较归纳,品味揣摩,激发情感,联想想象,让小学生体会到语感的艺术魅力。

4、写作随笔,养成语感学习的习惯

写作语感随笔,最大的好处是容易养成研究语言的习惯。无论是课内课外,读书讨论,养成随时写作短小的语感随笔的习惯,可以时时感受到广化、深化、美化、敏化语言的快慰。久而久之,人的语感能力自然会增强。小学生在面临习作时,新课标要求小学生不是为了习作而习作,而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他人交流”,明显将语文作为一种工具在生活中使用,所以小学生习作更应调动小学生语感的情感性与整体性。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就要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对语言文化中特有的意境、意义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阅读是吸收、是积累、是基础;
写作是在吸收与积累的基础之上的表达。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是习作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写作过程中,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观察、思索、表达,其结果就会比在阅读中得到的语感认识又提高一步。

四、结论

语感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对听、说、读、写等语言运用能力起着塑造、监督和指导等作用,它统摄了具体言语活动的全过程,没有语感的参与,这些具体言语活动方式就无法有效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训练小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能力结构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是一种高层次的语言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只有深入探讨语感的本质、语感的形成,才能有助于基础教育中语感教学走一条低耗高效之路。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培养学生语感入手,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学生言语实践,强调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并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中也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感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列入了新课程标准中。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应该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提高培养策略,对于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拓宽课外阅读面,指导学生朗读与背诵等方面;
对于教师,增强学生语感培养的意识、在课堂中回归课文,增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与体味、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等方面,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得到熏陶从而优化语感。

1、从学生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认为;
“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作为终极目标,我要使小朋友养成语言的好习惯,也是思想的好习惯,这才是终极目的。”培养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他们平时大量的无意识阅读引导到有意识的培养语感能力方面,将会对语感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大有好处。

第一、指导学生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学生自学不可或缺的,对于学生来说,在语文学习中最常用的工具书就是字典和词典,学生在或词典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很多词汇,并从中了解字词的情味,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性。巧妙运用工具书,能提高自和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第二、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不做笔记,犹如雨点落入大海,无踪无迹。”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培养语感能力大有好处,做读书笔记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平常的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精彩段落或是名言警句,就要把它摘录下来;
一种是在精读一篇文章后对把主要内容写出来,并对它作一个小结;
还有一种就是在读完书后将自已的感受写下来,以提高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与体悟,并从中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增强语感。

第三、培养朗读的习惯,提高语感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积累语感的最佳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是古人从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也足以说明朗读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朗读也有其具体的方法,首先是示范朗读,它重在以情感人,读出情趣。让学生进行了示范朗读,既能使读的学生有一种情感的介入,自觉的入情入境,也可以使听的学生从中体味到文中字词的旨外之意。其次是想象朗读,想象朗读是种超乎现实之外,走入文中意境的的朗读,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深藏的意蕴和情感。

第四、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习惯语感是需要在长期的言语学习中积累的,只有强化口语与读写的实践,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教师应经常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以及读书心得,还要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使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进一步实践与积累,逐步培养语感能力。

(2)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主体,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外在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内在的消化吸收,才能把教师传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素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根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独立活动,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智力和才能。转化为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方法结构。

摆正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语感教学不容回避的问题。因为任何教学最终都要落实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身上,教师教的一切内容均要通过学生才能发挥作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是学生自已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系统的过程,这是一个积累和感悟,新旧经验之间交融的过程。所以,要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学会观察思考完善和发展自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感知品味作品,逐渐养成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语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自己体验作品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自由,在反复诵读中感知文学作品。如果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不顾学生的主体体验,过快介入分析做出结论,使学生主体体验在匆匆间进行,学生的情思就无法深入,与言语作品的对话也无法充分发开。同时,教师不要让学生带着追求“标准答案”的心理学习,应给予学生自由,鼓励学生对言语作品做出个性化的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主动、真诚的姿态阅读作品,努力调动自己的审美感受和想像,沉入作品的情境中,感受言语内在美,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语感能力。

(3)阅读经典,加强文化熏陶语感不是人生来就有的,它具有后天性,是人们在长期的言语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由此,可以看出积累对培养语感的重要性。而要积累语言,在头脑中占有丰富的材料,阅读经典作品是最常用的方式。但是在学生当中,大多喜欢阅读一些校园文学、漫画之类的书籍,而对名著名阅读处于一种缺失状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在学生当中提倡阅读经典。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就是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在语文中的作用,重视经典阅读在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语文素养上的独特功能。博尔赫斯说过:“经典是一个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的出于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而阅读经典,就一定要阅读原著,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内涵,以尊敬和虔诚的心态进入作品,静心阅读,细心体味,培养人格,提高语文素养,为语感能力的提高而积累。作为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走在他们阅读的前面,与他们交流,作学生经典阅读的知心人。

2、从教师方面入手

(1)增强对语感的重视

近二十年来,语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新的课程标准也强调学生的语感的培养。但是在语文教师那里,语感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重视。所以,教师必须在潜意识里重视语感的培养。在备课时,要从语感出发,研究教材,使教材为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服务;
在上课时,增加对作品的品位涵咏,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评价赏析;
在课下,要从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角度设置作业。对语感的重视,不仅是在思想一给予重视,更要化为行动,在具体的教学中渗透语感能力的培养。这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懈努力,共同探讨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

语感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而在语文课上,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教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专家和教师经过精心筛选的,这些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所以,语文教材是培养语感最好的材料。在语文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文章的体验和感受。另外,在语文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材对培养语感的作用,就要立足于教材,通过语言文字插图等创设也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

(3)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教师要在深入钻研和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并有独到的体验和发现,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创造性的设计教学。其次,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要规范、正确、得体;
资料的运用要恰当、有效;
提问要有启发性和思考性;
教师要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要根据教学是实际,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品尝成功,树立信心。

语感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但也不否认它的工具性,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们要把语感贯穿于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近二十年来,有关语感本身的理论问题得到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实践上的研究却不能与理论同步,至今还没形成系统有效的语感教学模式,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由于笔者并未从事过教学工作,对于在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语感,从而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法,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还有很多的局限性,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通过真实的班级来进行调查,进而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本次课例展评活动体现了以下的特点:

一、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

口语交际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交际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构成这一活动的主要是以下的三个要素:一是交际主体,指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人,包括听、说双方,而听、说双方也是不断变换的;
二是交际载体,即人们说的话,简称话语;
三是交际的环境,它包括说话的前言后语、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参与说话人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简称为语境。从课例展评活动中可以看出,各课题组成员都能较好地把握口语交际的三要素,并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体现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口语交际必须通过大量实践锻炼,才能内化为能力。它要求教师运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在动态的交际中反复训练、体会、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从课例展评中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展评课例都形成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将实际生活中各自所遇到的情况展示出来,议一议、演一演、评一评,体现了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三、展现口语交际的情境性

《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生动、逼真的情境展现,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本次课例展评正突现了这一特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拓展时空,再现多彩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触发他们的灵感,使他们有话可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体验自己口语交际等各方面的能力。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

一、忽视了学生的应对实践

口语交际应着重“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而应对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应对实践。再者,口语交际活动如果没有了“应对”,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际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说话训练”。在几个课例中,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是比较重视的,但对学生“应对”能力的培养却疏忽了,至少可以说,在操作上出现了较大的偏差。很多情况下,老师没能适时引导学生建立交际关系,这样,自然就造成了“应对”的缺席。关于这个问题,希望老师们能进行深刻反思,课题组拟另行安排时间作专门探讨。

二、忽略了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口语交际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的。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应体现一个提升的过程,即由简单地说,到说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条理。反思本次的课例展评活动,教师在丰富与提升学生的交际语言这一方面有所忽略,学生表达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教师没能及时地、恰倒好处地给予点拨,未能较好地体现学生语言提升的层次性。

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水平,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防止只管说得热闹,不管语言质量、语言习惯的倾向。

填表人签名填报日期课题名称研究时间自我教育班级管理的模式研究晁焕萍副组长实验想校名南乐县第一实验从20**年12月至20**年12月(以实际研究时间为准)主要负责人组长课题实验研究的工作过程、步骤和阶段20**年12月,本课题被批准为《中小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子课题。

该课题从班级管理模式入手,从四个角度探索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构建自我、上情突显自我、超越自我的主体发展途径。四个角度分别是:自我管理的持续性、自我管理的途径、班级管理与个性发展的关系、自我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课题在课题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在课题顾问组的帮助下,由二到五年级的四个班共同实施,四个班涵盖了小学高中低三个年龄段,体现了小学全程教育的特点,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使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意义。

实验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是准备阶段,20**年10月到20**年12月,拟定课题、确定研究对象、制定方案。

第二是实验阶段,20**年1月到20**的7月,实施方案,探索实验目标达成的方法与途径、积累经验、发现并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第三是总结阶段,20**年8月至今,总结实验的得失,整理实验成果。

实验进程如下:20**年10月到12月,全面学习《中小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实验研究》相关文件,广泛收集资料与信息,拟定子课题的研究方向。

20**年12月18日,召开开题会议,明确实验的目的、任务、主要解决的问题、实验的方法和、实验的管理与评价、实验成果的预设等。

20**年1月到4月,展开问卷调查,摸清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组织学生初步认识自我,开发他们的自我认识意识。

20**年8月到20**年7月,以“四自教育”为抓手,开展争章达标活动,丰富学生的主体活动,搭建自我管理的平台。

20**年4月,承接全县“四自教育”现场会。20**年8月到20**年7月,以“自我激励”为核心,迁移自我管理意识与方法,把自我管理意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开展素质展示活动,开展自我管理宣讲活动。

20**年11月,创制以自我激励为主题的活页阳光作业卡。县局教研室专题推广。

20**年8月到20**年7月,以完善个人成长档案建设为载体,融合四自教育与自我激励的经验,开展自评、自促、自结活动,展示成长轨迹,彰显个性发展。

20**年5月,参加在我市举行的实验研究阶段分析会。

20**年8月至今,全面总结实验研究,评价实验的进程与结果,发现问题,拟定新的发展视角。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于是,原本“安静”的课堂一下子就“热闹”起来了,以小组合作为代表的合作学习被教师们广泛采用。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也动了起来。可稍作注意,我们就会发现,课堂中相当一部分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合作学习的效率较低。例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进行两三分钟,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
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
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乏组织教学的策略;
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种种现象表明,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的多,取得实效的少。

怎样才能让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和实效性呢?根据期初制订的计划,我在教学中全面落实,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一、组织分工,明确职责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组长一名,负责组织工作;
副组长一名,负责协调、记录工作。组长为1号,副组长为2号,两名组员依次为3号、4号。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比如,教师检查学生读课文时,不用再逐一叫学生名字,可以直接说:“请每个小组的4号来读。”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

二、有序学习,合作提高

1、学前提要求

教学中我大都让学生自学,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每次都先由小组里的4号同学发言、质疑,因为相对而言,他在小组里学习较差,提的问题也较简单。所以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4号质疑,3号解疑,2号补充,1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学时会倾听

因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倾听。比如,4号提出一个问题,3号如果没有注意听,就解答不了;
2号要是走神了,又怎么能对3号的解答进行及时补充呢?所以,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个学生都学会关注别人,倾听别人的发言。

3、学后再质疑

小组交流完毕后,副组长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就保证了小组学习的时效性。

三、人人努力,共同进步

1、序号调换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我把小组成员序号的命名权放手交给了组长:即序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组员的表现适时调换。如果一段时间4号的学习劲头足,课堂表现好,就可以晋升为3号;
反之,如果2号表现退步,小组成员对其不满意,则可以把其降为3号。这样,每个小组成员就会心中有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进步。

2、激励表扬

小组学习大多都是围绕“质疑”和“解疑”进行,所以,为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我采纳了组长的建议:即每学完一课,每个小组都要评选出“最佳提问者”和“最佳解疑者”。这样就促使每个组员在合作学习时更用心地去思考,让自己的质疑最有意义,最有价值;
让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让他人更满意。

实践证明,上述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实施带给学生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课堂上敢站起来发言的人明显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高了,解疑能力增强了。我相信,只要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我的语文课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去年5月,我校申报“基于数学思考的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课题,当时只是抱着完成上级任务而申报的,所以申报批准以来我们一直以应付的态度对待之。直到今年3月份参加了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课题解读讲座,在这一次讲座上,我们真切地感觉到了市课题组领导及成员一心想干实事的作风,从那一刻起,我们下定决心回去以后也一定要像市课题组领导及成员那样真抓实干,干出成效来。本学期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学习,明确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课题解读及如何撰写课题实验方案”讲座,给实验教师及时输送宝贵的精神食粮。

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学校的课题实验方案,通过学习使每位实验教师明确了我们的实验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隶属于解释能力之下。我们实验的宗旨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3、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本学期我们多次组织实验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并抓住生课题组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的大好时机,与课题组的老师们面对面共同研究课堂学习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聆听专家们的指导。通过学习实验教师的思想素养与业务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

4、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讲座,提升实验教师的思想素养,渗透服务意识,从而促进教师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服务的思想与意识。

二、深入课堂,进行针对性的帮扶。

我们于四月份组织了两次课题实验说、讲、评课活动。一、二、三年级为第一组,四、五年级为第二组。我们先进行了一、二、三年级的说讲评课活动,在课堂上听课教师人人有事干,重点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评价:(1)本节课上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有几个,对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训练的问题有哪些。

(2)哪些地方能体现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3)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表达,其中表达较好的学生有几个,学生表达较好的问题有哪些。我们采取了节节小议的办法。每位教师课一结束,我们马上组织该教师自评自己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做得如何及课前自己的一些设想等,听课教师要填写“数学课题实验课堂教学评估表”,评议在课堂教学中哪些方面、那点上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有欠缺。第一大组结束后,每位实验教师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第二大组的实验教师在吸取第一大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了“说、讲、评课活动”。

三、认真测评,跟踪实验效果。

“说、讲、评活动”结束后,各位实验教师更加有目标、满怀信心地向前迈进。其间,学校领导更是辛劳,从未间断地对每个实验教师进行了跟踪指导,涌现出了像张文灵、马旭转、郭峰、马英娟等几位敢想敢干的青年教师。经过又一段时间的摸索与实验,我们于5月份的最后一周对各年级各班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达能力的测试。

此次测试旨在切实了解每位学生在一段实验后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真实水平,给教师下一阶段的实验一个明确的方向,因此测试结果不计入教师的考核,这样一来,充分调动起了每位实验教师的积极性,他们纷纷出谋划策,提点子,想办法如何就能测出学生的真是水平,最后我们综合各位教师的思路、想法,包括他们提供的测评题、测评办法等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

我们采取了“逐年级测评,逐一测评归纳概括、反思”的方式,测评时。被测评班级的代课教师要跟踪测评的全程,记录好每个学生在表达能力方面的情况。

测评结束后,每位实验教师都结合测评情况认真进行了反思,他们透过学生表达能力的情况,更加深入细致地对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总结,透过学生表达能力的情况,反思自己平时的教学,反思自己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方面的不足。

一学期的摸索与实验,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上我们基本上有了一点的思路:

(一)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二)尝试多种途径,让学生善于表达

1、示范模仿,让学生掌握口头表达的方法

(1)文本示范

数学书本中的书面表达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第一手材料。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符号、语言的准确含义,熟悉数学语言的句法,正确理解数学语言的互译、转化,对数学知识准确清晰的表征。学生只有对数学知识有了清晰的认识,方可逐步过渡内化到灵活自如的运用。书本中的书面表达才能起到文本示范的作用。

(2)教师、学生示范

学生的表达往往是从模仿别人讲话开始。因此,教师的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教师的语言是启发学生想象,促进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力求用正确、清晰、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数学概念、计算方法等。教师示范着说,学生模仿着说,通过模仿的媒介而接受这些信号,进行内化,逐渐成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注意培养优秀生,发挥表达优秀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争取利用连带互动的方式逐步引导学困生去表达。

2、开展多种交流形式,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

课堂中开展多种表达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1)自言自语

口头表达的根本特征是先想后说,自言自语给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留有了一定的时间与空间。减少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错误,给了学生调整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可在边想边说、边边想中完善自己的想法,逐步形成较条理、完整的认识。通过自言自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说话的能力。

(2)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交流方式。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发言的机会;
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发表见解的机会。

(3)小结汇报

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经常进行有目的的课堂小结,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分类等逻辑思维能力,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外显思维过程,让学生精于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从而使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说操作过程,表达形象化

数学的本质是抽象的,而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与感性经验相联系,教学时要借助直观操作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说操作演示过程,使头脑中分散的、不稳定的、暂时的、不连续的表象在“说”中进行连接、沟通,得到稳定、持久的连续表象,促使知识的迁移。

2、说探索过程,表达深刻化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说”探索的过程,通过各种学具、教具、电教媒体为中介,让学生感悟探索过程中蕴涵的道理,促使思维有条理、有层次,化内部的无声语言为外部的有声语言,从而促进学生表达、计算、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以上思路,只是我们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做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努力研究,让课题实验真正成为促进教育教学的武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我们上上下下齐努力,课题实验得以顺利有序的进展。胡秀荣老师所撰写的案例在太原市第一届基础教育“三优”工程评选活动中获奖,撰写的教学设计获“县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被评为“课程改革先进个人”;
逯坚强老师撰写的教学设计获“县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
张海珍撰写的教学设计获“县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
马旭转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省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一等奖”;
郭峰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省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二等奖”王凤仙老师所撰写的论文获“省课堂教学改革优秀论文二等奖”。

自申报小学语文“依标脱本”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之综合性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课题组成员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做了大量务实的工作,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展开、推进。为了把课题研究工作更有成效地开展下去,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在校教导处室的组织下,经过自由报名及学校推荐,成立了一支有一定经验的教师组成的课题队伍。确定元克福为课题组主持人,邱海珍、吴美玲、王小燕、陈香秀、朱少真、李红、曾新莲等为课题组成员。

二、制定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采用“课堂教学观察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教学进行全程地观察,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与感受,及教师在实施综合性活动过程中体会等进行观察、调查、与分析。特别是对学生在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观察分析。

2、采用“案例研究法”: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分析的角度着重对案例本身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方面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

3、采用“量表分析法”:对一定的事物进行评价,除了进行定量分析评价,还应进行定性分析评价。没有科学而具体的量表,那么分析评价只会带来主观印象,所以设计科学的“量表分析”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最有效地评价。

三、建立课题管理办法,建立课题研究制度

为了保证该项科研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促使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取得有实际应用价值、有理论突破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管理办法,建立课题研究的过程档案。档案内容包括:

1、工作记录;

2、研究过程记录,相关的原始资料存档;

3、会议活动记录(包含文字、图片);

4、成绩与奖励记录;

5、教师研究材料(教案、课堂教学随笔,学生反馈意见,相关业务领导部门的评价、录像、图片、报道)等等。我校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课题研究制度,如理论学习制度,教学观摩制度,综合考评制度。

四、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使他们能够从心里赞成课题研究,愿意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做好这项工作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学校组织课题实验教师及辅助课题研究的其他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座谈和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和座谈,使全体教师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课题研究的深远意义以及课题研究的紧迫性,同时也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从内心接受了课题研究,认同了课题研究。这样,就为我校能够顺利地实施课题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思想基础。

1、理论学习

我们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一系列理论知识,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积极参加课题培训,走出去、请进来

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区教科室、市教科所、市教育学会组织的课题培训

3、收集整理资料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全体实验教师查找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资料及以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实施起到了帮助和促进作用,我们将综合利用这些丰富而宝贵的资料,做好开题研究的一切准备。

五、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师整体认识有差异,致使部分教师还没有明显的行动,还在初期的探索。

六、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努力探究如何转化学困生。要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课题研究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我们将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题的实施阶段。在准备工作中,我们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不足,今后我们一定会不断地改正和解决,加倍努力,圆满地完成课题实验任务!

我们教研组从20**年3月开始展开《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小课题研究工作,本教研组针对学校实际情况,从我们农场中学史地教学角度出发,按照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小课题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协同参与

为了使课题研究工作能够正常有序的开展,我校教研室负责了小课题的安排工作,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教研小课题研究,本教研组课题研究以课题为主线,采用学科分工的课题研究方式。课题负责人:刘江平

课题成员:郭绵成、胡英、李桂荣

地理读图、用图能力的研究成员:刘江平、郭绵成历史读图、用图能力的研究成员:胡英、李桂荣

二、开题以来的研究过程

(一)课题提出

地图是地理历史学的第二语言。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1、学生常常在学习时总是跳过地图或只看有彩色照片的图来作为一种欣赏,根本没有读图的意识。

2、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对读图、用图甚感困惑,很多同学,特别是一些女生,最头疼的就是读图,并且缺少读图意识,没有用图习惯。

(二)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的基本思路

根据史地学科有特点,史地学习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史地学科的第二语言,培养地图识读能力是地理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正确阅读地图,从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进一步分析地理历史现象及其规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2)、研究目标

中学地理学习阶段用到的图像很多,千差万别,形式多样,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读图常识,不断积累经验,通过读图、析图活动,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糸、空间组合的空间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析图、用图的习惯,形成地图思维,也就丰富了读图经验。

(3)、研究内容

1、研究分析七八年级学生地理历史读图用图能力的现状。

2、研究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目标,采用各种读图用图方法进行课堂实践渗透,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优化。

(4)、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查阅资料法、课堂实践法。

(三)、实施过程

(1)开展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地图教学能力。

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的地图教学能力,可以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的革新起到了促进与推动作用,从而有利于史地教学中地图教学模式的形成与实施。要完成《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这个课题研究,必须要将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与课题间就紧密联系在一起。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激发教师的教学教研热情,努力挖掘教师的内在潜能,提升课题研究的整体品质。在史地教学中渗透强化地图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到教学诸多方面,如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师生关系等,为了促使和加强以上方面的研究,课题组也相应的在组内进行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设计、集体备课、课堂实施和研讨评课等教研活动。

(2)深入学生当中,进行问卷调查

在20**年3月期间,我课题组对初一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咨询调查等获得第一手资料。以期了解学生对地图的认知程度,掌握他们在读图、用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他们对于现行教材中关于地图的评价以及对教师使用地图和传授地图知识的现状加以改进等。并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目前地理历史教学中的地图教学得失,并撰写了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

(3)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目标,采用各种读图用图方法进行课堂渗透。

如读图能力训练,填图训练,板图讲解,分析地图,绘制简单地图,多媒体地图的运用等等,以培养读图基本能力、提升图文互换能力、养成读图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研组每个成员都根据了实际教学情况,采用各种读图方法,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并撰写了课题论文。(四)、研究成果1、学生的地图认知能力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教学中就有意识的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多看地图,帮助他们初步掌握看图读图的方式,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读图学习地理历史的重要方法,从而逐渐养成了读图的习惯。

2、教研组教师读图教学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一是地图教学应用水平大有提高;
二是教学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手段更加多样,教学设计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三、存在问题

1、不了解各种分类地图

地理地图可以分成几种大类型:景观图片、示意略图、统计数量图,但学生在初中时对这些类型的图理解不深,所以当看到一些不太熟悉的地理图时,学生无从下手,因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地图。

2、不能将图和课本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将图和课本的知识点分离了,学生仅是看图,由于不能和课本上的知识联系起来,所以看图也毫无头绪。看到一张图,不知道这幅图要表达什么,或者说知道了这张图的大概内容,但是具体图上的细节表示什么却联系不起来,这也和学生对课本不熟悉有很大关系。

四、下一步打算

1.加强认识地图重要性的思想教育

初一学生刚接触地理这门新的课程,这时候对学生进行地图教育,认识地图的重要性是非常必要的。

2.平常地理历史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如何阅读和使用地图

地图读图的方法需要融入每一堂课、每一幅图,只有掌握了方法,才能很好的使用。

3.多引领学生使用身边的地图

从身边熟悉的地图读起,循序渐进,最终使学生学会阅读和使用地图,帮助地理历史知识的记忆和巩固,为学习、生活服务。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校开展了课题实验。我们在丰南区教研室的指导下,在全体实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一年的研究、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实验课题领导小组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
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必须准时参加每月两次的课题小组学习活动。课题工作组要在期中、期末分别进行一次初评和总评,及时交流。要求实验教师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同时还设立了课题研究奖励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我校课题研究处于严格管理之中,也使课题小组成员凝聚成了一个团结合作的整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要求大家在改革我们的教育同时,教师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们在课题组学习中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教学环节的最佳方案,突出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首先,从本课题组各学期实验教师的实验研究课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被教师牵着走的现象明显少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多了。每节课的教学都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再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例如:执教的《长方体的面积》一课的教学,让学生先试着为长方体做个漂亮的外衣,再想一想如何用简捷的办法计算出它的用料(即如何计算长方体面积),再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发表个人见解后,再小组合作交流,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创设出了五种之多的计算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获取信息的能力,为自主发展打下了基础。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组织了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的课题研究和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里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
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其次,从教学形式上,重视小组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积极探索班级和小组、个人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采用加强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方式。本课题采用小组合作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二是:可以让学生尝试发现,体验到创造的过程,三是:学生在小组交流中全班交流过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识,有时还会受同学的启发,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便于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索性材料,给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身智力活动的内化这一特殊的认识活动去体验数学、感悟数学、领会数学。

四、营造浓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儿童好问便是这方面最有力的佐证。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也唯有如此,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实现实质性进展。在具体的实施中,通过正面引导、树立榜样等手段给予落实。我们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应更多一份关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开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到凡是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是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多给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机会。

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寻找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深度;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
引导学生探索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规律;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
引导学生总结过去,使学生学会不断调整自我、超越自我。

五、开展课外活动,培养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广泛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自主创新实验的途径。在实践中,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独立解决问题,这实质上就是创新。为了实现“合格+特长”的培养目标,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尊重学生爱好,保护兴趣,发挥特长,循循善诱,分类指导,协调发展。课外活动开展分思想教育、兴趣爱好、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五大类,并建立相应的兴趣实践活动小组,努力创造条件,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寓兴趣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广泛地开展了集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有创造性地学,进而达到“以学为乐”的最高境界。

2、寓能力培养于课外活动中:广泛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开设了科技制作、手工制作、采集标本等活动项目。实践证明,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这些培训,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培养其对学习一丝不苟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3、寓创新培养于社会实践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除组织学生走向实验室、图书馆、运动扬、还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商店等地,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增进了身心健康;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增长了学生才干,培养了劳动习惯,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展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六、存在与急需解决的问题

虽然我们在一年来在实验中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由于实验时间不长,在以后的实验中我们还有许多解决的问题:

1、如有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未得到改变,因而只重视教法,不讲学法,更缺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方法,仍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等不良的做法,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老师们在繁重地教学任务压力下,没有用心认真考虑课题研究这项工作,更重要的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更新不好,懒于思考,不愿动笔,甚至说没有从科研工作中尝到甜头,所以积极性不高,学校也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表面上搞课题研究,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对这项工作敷衍了事。

推荐访问:范本 课题 整理

本文链接:https://www.szjyled.com.cn/fanwendaquan/zhuantifanwen/4799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24 子良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72418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