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子良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专题范文 >

2023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

时间:2024-04-27 08:25:03 来源:子良范文网
导读: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今年的高三上完,我在康中已然完成了14年(完整的4轮+1个高二、三)的教学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及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今年的高三上完,我在康中已然完成了14年(完整的4轮+1个高二、三)的教学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及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15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

今年的高三上完,我在康中已然完成了14年(完整的4轮+1个高二、三)的教学工作。下面就谈谈我在刚刚结束的一个学年里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及反思 :

一、要让我们的学生不仅知识要成串,而且方法要成套

前几轮的教学中,从自身反思,讲知识多,方法少。在课堂上,注重知识的落实,忽视了方法的强调及训练。但理科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更主要靠快速辨析题型,寻找合理解题方法,一下抓准,快速正确求解。尤其是普通理科班,学生自身能力低,大多数学生不能够自己形成思路、不会分类型、不讲方法、胡用公式、盲目求解,碰对了是运气,碰错了晦气。通过这些年在教学中的摸爬滚打,对物理方法的教学,感觉是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必须。

1、典型章节中的典型问题的典型方法

例:平衡和牛顿定律的不平衡问题,一定训练学生的三角形法和正交分解法,而且必须明确什么情况选什么方法,优先选什么方法,具体如何构建△,如何建立直角坐标系,一定要讲明了,讲透彻,讲全面,别留隐患。

2、不同题型的处理方法

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接判断法、定性分析法、对称法、假设法、特殊值法、极限法、图像法、模型转换法、微元法、等效法、类比法、逆向法、整体法与隔离法、临界条件法、数理结合法、守恒法等等。

这些方法起码我们教师要明确,要经常在学生耳边念叨,碰到时机就讲,慢慢学生就知道并且会用了。

3、教会学生解题的程序

例:明确对象、运动分析、受力分析,选择方法,列方程求解、分析结果。但前提:读完题能够正确建立情景。

此外,在讲课中,要讲清怎么建立物理模型;怎样随着审题而描绘物理情景;怎样分析物理过程;怎样寻找临界状态及与其相应的条件;如何挖掘隐含物理量等等。这些,都是远

比列出物理方程完成解题任务更有价值的东西。实践告诉我们,在高三学年,同学们毕竟比高一、高二时有了更强的理解能力,有了更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的优势。一旦领悟掌握了方法,就如虎添翼,往往能发挥出比老师更强、更敏捷的思维能力。所以,用方法去解题才是王道,才是解题中的战斗机。

二、激发、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陶行知告诉我们“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为了让头脑“能想”到多种方法,甚至能“创造”出更多的好方法,我认为应多进行小组学习,每一个人都自由思考、大家自由讨论、自由发表见解,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参与,不忽视任何一个微弱的声音。对个人来说,要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应训练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多寻找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及知识,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思考力。

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那多题一解则可以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个能力是真正反映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的特征。要拥有多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善于分类、归纳,抓问题本质,异中求同。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上课应该认真听讲,至于学习方法,应该是让学习方法适应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去适应别人用起来好的方法。

2、做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提问题。“我”做题的速度一向很慢的,但是每次做完题后,都看看是怎样得出的,看看对以后有什么可借鉴的,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不是做完后就置一旁。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学好物理既要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同时更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很多同学都感到学好物理特别难,尤其是进入高中以后,经常可以听到同学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物理难,化学繁,数学作业做不完。"于是就更觉得中学物理非常难学。 物理固然有复杂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抓住物理学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这门功课是完全可以学好的。在此,笔者就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学好中学物理。

四、做不到位的

1、能做到经常反思教学困惑,但总懒于动手,拖延了时机,未将其记录下来,形成教学论文,这一点必须改。

2、能做到经常反思教法,但和同事就授课方式方法相互交流少。这一点还的多琢磨。

3、 反思作业训练规范练习提高成绩

教学只有在不断的反思中才会有所进步,也只有学会反思的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不断反思的教师,才会获得学生的喜爱,才会立于教学不败之地。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2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本文立足于新课程形势下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些初步探讨。

一、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内涵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第二、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三、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途径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

思,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

首先,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其次多关注每年的物理高考题以及科学前沿关于物理学的知识。另外,如果能有机会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尤其是公开课,因为有很多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从他们的诸多建议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比如,有一次在听课“摩擦力”中,我记录了老师与学生的一小段对话:

师:人为什么会走路?

生:因为人有脚。

师:不对,是因为有摩擦力。

生:(无言、一头雾水)

课后我经过反思,教师提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同时也要与生活相联系,要有相关的引领。

能否做这样的改进:

“假如你走路时,踩到香蕉皮,会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

接着再追问,“为什么?”

“假如大扫除后,走在刚冲完水的地面上,又会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

这时再讲摩擦力、或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也不至于只停留在“人有脚”的表面问题上。通过反思会促进和提高我们今后的教学效率。

3.坚持写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如一个实验,该以什么形式展示给学生,是以探究的形式,还是以验证的形式,是以分组,还是以个人演示的形式,这些都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反思的。

例如我在讲摩擦力的方向时,学生总认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虽然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很清楚,还用动画展示讲解过,也再三强调了,但学生总是难以理解。经过课后的教学反思,我认为,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直观实物实验的展示;二是学生没有经历一个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到找出规律的过程。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尽量用实物实验,它既直观又令人信服,并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物理现象到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

大多数学生认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为此,我要学生举例说明,学生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字(滑动),木箱在地面上滑动等。我不但没有加以否认,而是帮他们再举一些实例支持他们的观点。

接着,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扫动。

实物演示1、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向右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右扫动,毛扫相对地面也向右运动,

-----毛扫的毛向左倒,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实物演示2、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向右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左扫动,但毛扫相对地面也向右运动,

-----毛扫的毛向右倒,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矛盾!

进一步分析:

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右扫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左扫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对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但能很好地记忆,也能很好地理解,如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他们也可以举出例子,用实物演示出来。

无论是课后小结,还是反思随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就可以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就可以提升其作为教师的专业生活品质。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育偶得还是学习所悟,只要能够记录自己的教学事实,梳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或特别有感悟的事件,就是一个重新认识并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就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有教师真诚的投入与深刻的反省与思考,就是成功的研究,我们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就会不断得以提升。

总之,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反思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年第7期

4.续佩君、薛永红《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

5.陈欧《中国科技信息》20**年第12期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3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铺开,本文立足于新课程形势下对教师教学的新要求,就高中物理新教材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教学反思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物理 教学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新课程教学呼唤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也就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那么,物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什么帮助?我们物理教师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些初步探讨。

一、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内涵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似乎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当代标准。何谓教学反思呢?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就是一种以追求物理教学实践合理性为目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

二、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物理专业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高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综合探究”;近几年,都有部分中学开展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许多教学杂志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第二、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

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我在初登教坛时,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因而我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先介绍了这个定律的发现过程:它起源于16~17世纪西欧的哲学家对宇宙运动的哲学思考。

三、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途径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

思,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

首先,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可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其次多关注每年的物理高考题以及科学前沿关于物理学的知识。另外,如果能有机会到高校继续深造学习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途径。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尤其是公开课,因为有很多比较有经验的教师,从他们的诸多建议中可以得到很多启示;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比如,有一次在听课“摩擦力”中,我记录了老师与学生的一小段对话:

师:人为什么会走路?

生:因为人有脚。

师:不对,是因为有摩擦力。

生:(无言、一头雾水)

课后我经过反思,教师提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同时也要与生活相联系,要有相关的引领。

能否做这样的改进:

“假如你走路时,踩到香蕉皮,会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

接着再追问,“为什么?”

“假如大扫除后,走在刚冲完水的地面上,又会怎样?”(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

这时再讲摩擦力、或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同时也不至于只停留在“人有脚”的表面问题上。通过反思会促进和提高我们今后的教学效率。

3.坚持写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如一个实验,该以什么形式展示给学生,是以探究的形式,还是以验证的形式,是以分组,还是以个人演示的形式,这些都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反思的。

例如我在讲摩擦力的方向时,学生总认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虽然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很清楚,还用动画展示讲解过,也再三强调了,但学生总是难以理解。经过课后的教学反思,我认为,直接原因有二,一是缺乏直观实物实验的展示;二是学生没有经历一个从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到找出规律的过程。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方法,尽量用实物实验,它既直观又令人信服,并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物理现象到物理规律的思维过程。

大多数学生认为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为此,我要学生举例说明,学生也举了很多例子,比如用黑板擦在黑板上擦字(滑动),木箱在地面上滑动等。我不但没有加以否认,而是帮他们再举一些实例支持他们的观点。

接着,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扫动。

实物演示1、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向右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右扫动,毛扫相对地面也向右运动,

-----毛扫的毛向左倒,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实物演示2、我托着一块木板在讲台上向右走动,另一只手拿着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左扫动,但毛扫相对地面也向右运动,

-----毛扫的毛向右倒,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矛盾!

进一步分析:

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右扫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

毛扫在板上相对板向左扫动,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

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而不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在后来的教学中,学生对滑动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但能很好地记忆,也能很好地理解,如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他们也可以举出例子,用实物演示出来。

无论是课后小结,还是反思随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教学心得,就可以对今后的教育教学产生很大的帮助,就可以提升其作为教师的专业生活品质。对于教师来说,无论是教学得失、教学机智、教育偶得还是学习所悟,只要能够记录自己的教学事实,梳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或特别有感悟的事件,就是一个重新认识并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就可以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有教师真诚的投入与深刻的反省与思考,就是成功的研究,我们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就会不断得以提升。

总之,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反思型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刘汝明《“美国对人类历史的贡献”探究学习──兼论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2.方修培《高中物理教学应凸现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3.蔡守龙《走向教育案例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年第7期

4.续佩君、薛永红《文化视角下的高中物理新课程》

5.陈欧《中国科技信息》20**年第12期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4

新教材的更加贴近实际,让物理走出课堂,在习题中加入了对天体运动、时针转动、皮带传动、自行车、磁盘转动等相关的描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加入了极限思想等。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新课程强调,师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都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因地制宜 https://m.shubaoc.com/ 、因材施教、灵活引导,使教学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过程。以前说,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是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成源源不断的清澈的小溪。

1、以趣引入新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充分应用多媒体和水流星节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个人意见。

3、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

4、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突破难点是以自行车为模型而展开探究难点,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形式。

5、通过课堂小结,给出必须记忆的核心知识并加以巩固,为以后天体运动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5

本节课的课题是《互感与自感》,按照教材的要求,互感只要求了解,自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对自感部分的教学,书上已经给出了通过两个实验———闭合电键和断开电键来体验。但其内容是直接给出的,在学生的脑海中是突然出现的感觉,理解内容时会觉得很被动,显然不利于其概念的生成。如何使学生对知识的形成感到是水到渠成并在同时加强对同学们的思维的发展成了我在备这节课时的主要出发点。

一、实验激发思维,吸引学生注意。

在上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节干电池、一个电键、一个镇流器和一些导线。问学生,面对“电老虎”是否敢做“武松”。学生一看才一节干电池,不过1.5V而已,都跃跃欲试。

邀请八位同学上台实验,一开始电键处于断开状态,在我闭合电键时,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都说没有感觉;接着我闭合电键(先渲染一些紧张气氛,再问,学生仍然说没感觉;这时,学生都很开心和疑惑,难道我是喊他们上来搞“形体展示”,然后我断开电键,现象发生了,学生的手被电击的握起来了。我就这个现象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电键闭合时,大家没感觉;而电键断开时,大家却被电击了呢?这样,我就用这个似乎“不太合常理”的实验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并进入主题。

二、自主设计实验,诠释思维奥秘。

1、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了,下一步怎么办呢?

直接进入闭合电键的自感现象的引入,会在学生的思维中出现断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一个电源、滑动变阻器和线圈组成一个电路。

(这是我们前面刚刚学习过的内容)问学生:

(1)螺线管中有无磁场?磁场的强弱与电流有无关系?

(2)当电流变化时,螺线管中的磁场是否变化?

(3)当电流变化时,通过螺线管中的磁通量是否变化?

(4)当电流变化时,螺线管中是否产生感应电动势?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形象地展示出来?当学生答出用小灯泡时,又问学生一个电灯泡好不好,如果想让现象更明显,该如何?学生又答两个相同的灯泡并让他们并联,我又引导他们知道为了让两个支路的电流相等,我们应该让没接线圈的那个灯泡接滑动变阻器。从而自然的进入闭合时自感研究的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全程参与了实验的设计、及实验,理解起来更加自然而深刻,非常有助学生概念的生成和有效地提高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很好地结合起来,并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和能力。

2、自感系数L。

书上直接提到,并说它与形状、大小、匝数及有无铁芯有关,这种纯记忆的学习方式,显然是比较落后地,可如何更好的诠释它呢?首先我从自感电动势出发,由于E=nΔ/Δt,而现在是由于ΔI引起B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E∝ΔI/Δt,取比例系数为L,所以E=LΔI/Δt。

由这个过程可以知道,L应该与n,S有关,即与形状、大小和匝数有关。而为何与铁芯有关呢,是由于其影响磁场而起,本节内容重点是电流变化引起磁场变化,所以此处不宜提起,所以我通过一个实验展示,有铁芯和无铁芯时,自感现象改变很大,并留下思考题,我们可否设计与n,S有关的实验仪器,并鼓励他们参加江苏省自制教具大赛和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当堂反应比较热烈。这里,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角度很好分析了为何L与形状、大小、匝数及有无铁芯有关,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并让学生理解了创新的涵义,我们学生也可以完成。

三、灵机应变考验上课教师的智慧。

前面提到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请了九名同学上台体验被电击的感觉。结果来了九名同学,这时教师如果让任何一位同学下去,会引起同学的诸多猜疑。我就让九名同学做了实验,当然我心里已经分析过了,多一名学生不会改变他们被电击的结果。学习完闭合和断开电键的自感实验后来分析前面这个实验时,我展示课件上的内容,上面的画的是八名同学,我灵机一动在分析完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后,请同学就八个同学被电击和九名同学被电击有什么区别进行讨论。同学们经过一分析才知道,原来多一名同学在断开电键时,被电击的效果更强烈一些再一次提震了学生的思维,使同学们处于思维高度兴奋状态,理解问题的效率当然大大提高了。

四、努力发现问题,为教学提升打下基础。

从课堂的实际过程来看,我至少发现两个问题:

1、在本次的上课中,出现板书上有的内容和课件上的内容相重复,显得不够简练。

2、在磁场的能量这个环节的处理上功夫下的仍然不够。

从当堂效果看,学生不易想到磁场是具有能量的。尽管它不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但其思维的引导做得显然不够的。

当然,问题肯定还有很多,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摸索和请教,从而更快的提升自己。

这节课后,我总结自己的可取和不足之处时进一步的体会到,学生一直是课堂的主体,我们的课堂因为他们而精采或黯淡。全方位的提高自我,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我们自己专业成长,这需要我们教师一生的追求。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6

新教材的更加贴近实际,让物理走出课堂,在习题中加入了对天体运动、时针转动、皮带传动、自行车、磁盘转动等相关的描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加入了极限思想等。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新课程强调,师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都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因地制宜 https://m.shubaoc.com/ 、因材施教、灵活引导,使教学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过程。以前说,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是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成源源不断的清澈的小溪。

1、以趣引入新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充分应用多媒体和水流星节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个人意见。

3、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

4、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突破难点是以自行车为模型而展开探究难点,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形式。

5、通过课堂小结,给出必须记忆的核心知识并加以巩固,为以后天体运动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7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完成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做好实验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认真备课

我们有时一说上实验课就松了一口气,认为实验课好上,学生喜欢上实验室,积极性高,互动效果好,因而放松对实验课的课前准备,或者说不知道怎样来备实验课。有的教师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不下一番功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

学生们的好奇心强、爱动手,实验对中差生是一个引起他们学习兴趣,从而使其学好物理的好契机,一个好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认真准备,上好每一节实验课。

如果没有课前扎实的备课,就很容意出现“乱堂”,一节课热热闹闹,但有的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在实验上,而是光忙着看热闹;或是有的学生很想认真做实验但却感觉无从下手。因此,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应该做的一项工作。而不少教师认为这是实验员的事,不予重视,结果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至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检查每组仪器一定要认真,首先从数量上规格上检查,其次看每一件仪器是否能用。考虑到实验的过程中,有出问题的可能,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二、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要布置预习题纲,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权力下放到小组长,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向正规了。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教师应抽出适当时间,向学生讲清实验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启发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查找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排除故障。这样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这样引导,学生反映收获大,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

有些实验较难,而学生基础又普遍较差,完成实验有困难,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用预先培养“小组长”的做法,利用课外时间,由各实验小组长参加,先走一步,取得经验,由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完成实验。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8

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普遍感到比初中难学,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学进度、实验课教学、课后习题设置、作业批阅、章节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的试卷难易程度等方面,都应认真思考,以学生为中心,认真组织教育教学,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多方面的体验,学生的这种体验反作用于教师,也将不同程度地塑造教师的教学风格。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相长,每天要满怀热情地进入课堂,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求知的欲望,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思想火花。

一、教师要有一颗爱岗敬业的心

教师所从事的这一特殊职业,是一种良心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就要产生一种激情,这种激情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是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力量。这种动力和力量鞭策着我们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实自我,使我们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做到学生喜学、乐学、学有成效。

二、要注重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对知识的渴望比较迫切,对每一个学科都有我要学好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这一心理要素,认真组织好教学。

1、减小高、初中知识的台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认真备课和组织教学,把高深的物理学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方法教给学生,教会学生如何理解概念、定义、定理和规律,切忌把大学普通物理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引入中学,以展示对物理概念、定义、定理、规律的严密性,否则反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和深度,因为学生智力、所学知识、理解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达不到这一层次。

2、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

由于高中物理知识层次加深,对应的课本中的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教辅资料中的一些题是高考题,有的比高考题还难,学生完成这些题感到比较困难,学习基础差一些的同学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分析题意、审题,把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来,能用图形表示物理思想和内容的,尽量画出图形能帮助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使解题思路更明确,解题的准确程度更高。同时要诱导学生做物理题时,首要的就是进行过程分析。只有把物理过程分析清楚,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题,分析过程时要注意把复杂的过程分析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这样,题目的难度就降低了。如果没有弄清题意和物理过程,那么解题的思路是混乱的,解题的准确度就会大大降低。

另外,教师要强调画图在物理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应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那么,我们画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还有,画出的图形是不动的,而且一些复杂的运动根本无法用图形表示,这就需要在头脑中建立起物理图景,让物体“动”起来。如果学生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是根据过程分析画出过程图或受力分析图,就能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学生的过程分析能力。其次,画图有直观、简捷、明了等特点,常常是解题的好工具。物理图的直观性更强,更重要的是有些关系式必须通过图像来得到,有人把受力图或过程分析图称为“题眼”实不为过。

3、认真批阅作业和检测题,规范学生的解题模式

学习物理不做习题和检测题肯定是不行的,但学生做了习题和检测题教师不批阅或抽查是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答题的规范程度的,教师只有认真批阅作业,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了解了自己教学中的得失,能根据学生的存在问题及时给学生讲解和改进自己的教法,教师批阅作业能促使学生及时做作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和巩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均得到提高,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基础打得更坚实,为高三学习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9

广大教师的实践也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强。因此,高中物理教改也应把提高学生担负逻辑思维能力放在首位。高中物理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作为中学生,其主导活动是学习。而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从某种意义来说,还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它对学生思维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对思维发展的影响上,即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动机的发展和学习兴趣的增进,直接推动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包含着“量变”和“质变”两个方面。学生知识的领会和积累,技能的掌握是思维发展的“量变”过程;而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智力或思维的比较明显的、稳定的发展,则是心理发展的“质变”。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他们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成为积极思考和促使思维发展的内部矛盾。创造条件促进思维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过程。应该看到,这两个过程是紧密联系的,缺一不可的。教育并不能立刻直接地引起学生思维的发展,它必须以学生对知识的领会和掌握技能为中间环节。而智力、思维的发展又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才能完成的。没有这个“中介”,智力、思维是无法得到发展的。但是教师教学的着重点应是通过运用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同时给予他们方法,引导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适当的练习,促进他们的思维或智力尽快地提高和发展,不断地发生“质”的变化。这也就是学生思维结构的“质变”过程或称“内化”过程。

具体到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这个问题上,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的观点,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是因为智力是存在层次的,它是由人的思维的个性差异确定的,这种差异体现为个体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因而由此可确定思维能力的差异;思维品质的客观指标是容易确定的,使定量研究成为可能;研究思维品质的发展与培养,有利于克服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病,并对之实施改革;思维品质的发展水平是智力正常、超常或低常的标志。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就思维结构来说,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强调“图式”概念。他的心理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图式”即心理或思维结构,“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有量变,也有质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图式的质的变化。

任何一间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在变化和发展着。应该说,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

联系的。因此,从教学必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正如杰罗姆·s·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也符合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的统一。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不仅如此,还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实践的改革提高创造了条件。我们要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积极思考,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迅速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0

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普遍都觉得高中物理难学,而学习跨度大是高中物理难学的主要困难之一。如何搞好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衔接,降低高初中物理的学习台阶;如何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物理教学特点和学习特点,渡过学习物理的难关,就成为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注意新旧知识的结合。高中的物理内容有不少是以初中内容为基础而深入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老师应了解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并认真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

二、加强直观性教学、培养学习兴趣。高中物理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为了使问题简单化,经常要建立物理模型,使物理概念抽象化。初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往往感到模型抽象,不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多做一些实验,多举一些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物理现象来建立物理模型,掌握物理概念。

三、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思维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的思维方式,但是要有效解决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还必须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常用到“整体法”和“隔离法”。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一解题就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平时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1

高二物理学习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转折点,我在高二物理教学期间,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每次的考试成绩低下,讲过多次的题目还是错,甚至刚讲过的题目也做不对,使学生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跟学生谈心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种情况在高二学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二学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二学生学习物理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高二学生进入高三学习物理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通过这一学期的高二物理教学,我觉得高二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课堂问题:注意力不集中,课上不积极思考,一味的跟着老师走。

2、解题中存在的问题:审题和分析能力差、理解能力差,如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是凭着感觉答;表达能力差,如作图不规范,计算题解法不规范,不注重物理表达式的书写。

3、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审题粗心、乱代公式、书写混乱、运算能力差等。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思考:

1、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

学懂的标准是每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

“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2、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高中的物理的学习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

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模型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叠加合成原理等等。

3、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4、讲一题,懂一题;做一题,会一题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提高课堂效率,讲究教学方法,做到

讲一题,学生会一题;培养学生做一题,会一题的思想,不要炒冷饭,讲了多遍学生也不懂,学生做了多遍也考不出来。

总之,高二学生物理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作为教师应采取相应的对策,降低对学生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编习题,精讲精练,以便提高物理成绩。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2

第二十三届湘鄂边教学比武结束了。告别了美丽的宜昌,美丽的夷陵中学,我心里更多的却是遗憾。“遗憾是残缺的美吧!”我想。我也常对学生说,人生中总是免不了遗憾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在遗憾中辨析得失,将遗憾减少到最少。的确,当我一次次反思着这堂课,回味着这份遗憾时,却觉得,不只是遗憾了!

得意

我以为,在课前我已做了充分的的预设,我甚至有点得意。因为,我在教案上不仅将每个环节的时间调控精确到分秒,还将学生可能生成的东西也罗列了下来。比如说,在应用环节,要求学生分析求合力的各种方法时,可以有多种方法,针对每种方法,我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很幸运,预设和生成是吻合的。再比如,在分析图像环节,我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图像做了预判,再根据这种预判做出相应的处理方式。再比如,备课过程中,我一开始对传感器的原理还不是很清楚,于是我通过上网的和电话查询的方式得到了答案,并且将其自然的穿插在课堂中,使得学生对传感器的原理更加清楚,更加便于后来的教学。

意外

到这里为止,课堂生成就如一部手机的广告语——一切尽在掌握。但是,“课堂是动态的艺术,是极具现场性的,是一个即时性的舞台”。就像一个运动品牌的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说得真的一点没错,在和学生合作做实验时,没有想到是事情发生了——滑轮突然掉落。没有办法,只得现场安装,这样的话会使得本来时间就很紧的课变得时间更紧,而且,在安装的这段时间,学生也不能没有事情做,于是我说了一句:“我们做任何实验都不可能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就要马上解决问题,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解决问题,充分体验实验的过程,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简单的一句话时间,滑轮已经安装好,可以继续进行实验了,有惊无险。

其实在这堂课之前还有一个意外,就是这里的场地条件和我预想的有很大的出入:投影很不清晰;主机离讲台太远,我无法接好数据采集器的线;讲台太高、太小,如果仪器放在讲台上,数据线没那么长,如果仪器不放在讲台上,又太低,学生看不到实验操作。最后我们几个老师一直将仪器调试到快十二点才回去休息。

遗憾

可是最终我们还是只能将仪器放在学生课桌上,这样的话就太低了,课后就有老师提出,后面的学生看不到我做的实验,又因为投影不太清晰,后面的学生看不太清采集到的数据,严重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又因为滑轮掉落的意外,使得时间紧促,到后面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速度,这样又产生了赶时间的嫌疑。

当然,这堂课最大的遗憾却是来自本堂课设计本身,主要是学生的参与面太小,留给学生思考的东西太少,教师讲的太多,到最后虽然改进了很多,但仍因教学内容太多,进度太紧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可能是最大的遗憾吧。

思索

这些遗憾,虽然有些解决的很漂亮,但是有些却因为我的考虑不周到而无法解决,这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环境预想上的缺憾。面对预设外的生成,我没有考虑完全,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才能和素养。当然这一素养的提高不可能是一蹴而蹴的,需要我慢慢的去体会。而更重要的是,我看清了在一堂课中,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并不如自己一向认为的那样民主平等。在学生的生成和预设的教案之间,我选择了后者。看来,我还是无法从课堂的主宰者这个高高的阶梯上走下来,无法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有人这么阐述如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平等中的首席者!的确,随着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开放性的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势必大大增多,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关注着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去尊重他们的即兴创造,珍视他们的独特生成,并能把这些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来灵活调整教学重难点。“平等中的首席者”不仅仅是一句“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能诠释的;“平等中的首席者”应该成为教师心中一把恒久的尺,教师要用它来衡量自己的课堂角色,真正用它去把握“学生自主”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平衡。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成为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后,课程才可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尾声

如果说,课堂是个艺术的舞台,那学生就是这舞台上的舞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最佳的状态下尽情发挥。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发生于瞬间的鲜活学情,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将是一片更为广阔的舞台空间,而我们也就能走出生成的遗憾,去演绎无限的精彩。

当然,更别忘了为他们的出色演绎而叫好——这就是遗憾为我沉淀的思索。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3

物理作为一门在平常应用较为广泛的基础科学,受到各高中学校的密切关注。在过去的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升学为目的采取题海式方法传授物理知识,导致学生被动接受而不能理解物理在实践中的巨大价值。随着新教育改革的进行,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得到了反思,教学活动开始以物理为载体来拓展学生新思维和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教学宗旨转换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一、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一般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这条教学公式就很好地说明了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就要很好地利用这一公式,只有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进行不断反思,才能取得进步和长远发展。这不仅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具备专业知识,向学生传输正确的物理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解决问题,最后达到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各高校要不断对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向当前研究性学习不断靠拢,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反思,从而找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如今,新课程教育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正需要这种反思精神。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抛弃原来“说教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物理问题的能力。下文就从这几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反思途径。

1.教学手段的反思

一个优秀的物理老师必须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复杂困难的物理知识,有以下手段可供选择:

(1)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多媒体技术,避免理论课堂的死板,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除了演示理论知识以外,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仿真、视频、实例动画等改变教学方式,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同时吸引学生眼球。教师在备课件时应该避免大量文字,以简洁易懂的提纲和表格为主,以此来说明问题。

(2)学校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通过自主讨论解决部分知识难点。学生可事先查阅书籍和资料得出相关结论,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查阅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四川部分学校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改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可以开发相关网站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观念的反思

一般教师的观念都为非主动,没有自己的思想,通常都是简单的重复和抄袭,其教学效果也不是很明显。因此,教师必须学习相关新课程,积极反思自身教学观念,在深层面上更新和改变四川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四川高中物理新课标在对物理知识教学提出了新标准和需求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学生必备的物理素养也是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培养的,教师一定要重视其相关方面的教学。相关课堂教学一定要符合素质教育的标准,这样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正确的物理观。

3.教学过程的反思

四川高中新课标所提倡的“探究式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多渠道的方式获取知识,了解问题的发生和解决途径。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前体验人生、了解社会、关心底层人士,积累相关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比如,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且相互交流讨论,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和解决方法。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讨论,一起探究学习,在学习的同时和学生成为朋友。教师做总结时,应该把重点放在讨论过程上,肯定学生正确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另外,“探究式学习”也可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融入社会。

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

四川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更深一步进行自我调节,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也可以回顾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反思进取,丰富专业知识和开阔理论视野,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对四川省高中物理教学进行反思,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国家培育出一批优秀人才,为祖国的伟大建设作出贡献。在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在新时期得到长远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4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强调: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和体会:

一、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和交流;过去在教学活动中由教师控制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怎样才能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认为:

1、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要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探究。

2、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把“很好”、“不错”、“真聪明”、“了不起”等常挂在嘴边,把赞许的目光和掌声经常送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得到快乐和动力。

二、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新颖丰富、联系生活实际;栏目分明、图文并茂;趣味性、可读性强,这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教师要借此基础充分发挥教材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

1、制定课前预习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发现要探究的新问题,了解明确新课知识中的疑点、难点、重点、激发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

2、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自主学习问题情景,亦即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

3、充分利用教材中“实践与拓展”、“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粤教版教材“实践与拓展”栏目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动手实验、调查或者搜集、分析资料等实践活动,以及有关知识拓展性的思考等。“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栏目中有介绍物理学家、物理发现、物理学及其技术对社会带来的影响等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栏目,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三、积极实践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合作学习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有好的合作学习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建立学习小组。建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各种能力、男女性别等,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

2、小组每个成员应有不同的任务或角色。如在四人小组的实验探究中,小组长、实验操作人、记录人、中心发言人等应明确分工;在课堂的讨论和交流活动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角度的分析或者推导证明,对多个问题的研究,小组各成员应承担不同的任务。

3、交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能说:要求学生学会中心发言,语言流畅清楚,能说服其它组的同学。会听:要学会倾听,听也是学问,要能听清他人与自己不同之处,听懂与众不同的见解,听好自己疑惑之处别人是什么见解。勤思:对别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进行反驳。

四、加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因此,一方面,教师要认真落实教材中已有的探究内容。另一方面,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适合的内容,结合本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在课堂内外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当学生学习了电路一章后,笔者经过精心的实验准备和教学设计,对“电源的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规律”的教学采用了课堂探究模式,主要教学流程如下:

1、提出问题:当外电阻变化时,电源的

输出功率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当外电阻为零,输出功率为零,当外电阻为无穷大,电源输出功率为零,故当外电阻从零逐渐变大时,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指导。

实验室可提供器材有: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Ω),电阻箱,定值电阻(5Ω),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导线若干。

4、进行实验:学生开始合作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重点关注实验技能差一些的小组。

5、分析与论证:小组初步处理实验数据。

6、评估:各小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电阻变大,输出功率变小,与预测不相符。讨论分析后发现电源电阻太小,提出改进实验方案:采用等效电源法—给电源配置5Ω电阻,“增大”电源内阻。小组再次进行实验。

7、交流:各小组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并将其张贴在教室后面黑板栏内进行交流。

这节探究课是一堂探究内容丰富、深刻的探究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粤教版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感觉到,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与新课程标准和改革方面的理论,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其次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合作探究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篇15

新教材的更加贴近实际,让物理走出课堂,在习题中加入了对天体运动、时针转动、皮带传动、自行车、磁盘转动等相关的描述、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内容上加入了极限思想等。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学机智,也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新课程强调,师生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都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灵活引导,使教学成为动态的生长性的过程。以前说,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现在是要给每个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成源源不断的清澈的小溪。

1、以趣引入新课,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是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充分应用多媒体和水流星节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大胆对常见现象及熟知事物提出个人意见。

3、由于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的兴趣、爱好的差异,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应尽量避免统一的要求,采取分层次、多方位的教育理念。

4、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通过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现象,探究其内在的本质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本节课我突破难点是以自行车为模型而展开探究难点,教学方法采用探究、讲授、讨论、练习相结合的形式。

5、通过课堂小结,给出必须记忆的核心知识并加以巩固,为以后天体运动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反思 物理教学 高中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20篇简短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必修三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万能模板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范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4篇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简短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案例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周记 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szjyled.com.cn/fanwendaquan/zhuantifanwen/8862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4 子良范文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7241829号-1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Top